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信息】海洋科技动态

发布时间:2020-08-05

 

  1、日本成功复活已休眠一亿年的深海微生物

  日本科学家从大洋钻探获取的沉积物中分离出1.05亿年前的微生物样品,通过培养,发现这些微生物没有被化石化,而是仍然生存,还能够生长和分裂。海底微生物的进化速度非常缓慢,仍然保留着生命最早期的基因信息,因此海底是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绝佳场所。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

放大的图像显示了微生物从1.0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恢复过来的状态

  2、Seabed 2030项目完成编制高精度北冰洋地形图
  Seabed 2030的目标是在2030年编制全球大洋地形图,而北冰洋因为大部分海域被冰层覆盖,水深测量是难中之难。项目组收集处理、融合各类船只和核潜艇测量的水深数据,编制了“国际北冰洋地形图4.0版”,是目前该海域最为详细准确的地形图。

北冰洋地形图4.0版

  3、大西洋北海海底旧钻孔大量泄漏天然气
  英国与挪威之间的北海盛产石油和天然气,钻孔已经超过15,000个。但海底废弃的旧钻孔每年泄漏900至3700吨甲烷,原因可能是钻井过程干扰了上覆沉积物导致浅层气上升到海底。甲烷在海水中会被微生物消耗,这可能导致局部海水酸化;如果逃逸到大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因为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

ROV精确测量海底甲烷泄漏

  4、美国开始建造新型水下空间站,面积达370平方米
  2014年NOAA曾经在加勒比海建造一个面积为37平方米的小型海底空间站。现在美国法比恩·库斯托海洋研究中心计划在加勒比海18m水深处建造一个面积为370平方米的新型空间站,三年后完成,可应用于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学研究。
 新空间站设计为两层的圆形结构,通过高脚固定在海床上,设有干湿实验室、起居室、厨房、医疗区,可容纳12名科学家长期工作;还设有月池,以供科学家潜水进入海底。空间站由风能、太阳能和海洋热能转换提供动力,还将建设一个用于种植食物的水下温室,并同步向外界传送实时海底观测图像。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