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广州海洋局两项成果入选2017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发布时间:2018-01-29

 

  1月23日,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结果,由广州海洋局组织实施的“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和“‘海洋六号’南极科考取得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成功入选,两项成就取得,是广州海洋局认真贯彻落实“三深一土”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的伟大成果。

 

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导、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资源量全球占比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创造了持续产气时长和产气总量的世界纪录。这一成果打破了我国在能源资源勘查开发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抢占了天然气水合物科技创新制高点。

  试采团队创立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成藏理论和“三相控制”开采理论,有力指导了试采目标井位确定和试采方案制定;创新提出“地层流体抽取法”小幅降压技术,成功研发了储层改造增产、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预防、防砂排砂3项关键的开采测试技术,实现了水合物试采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构建了大气、海水、海底、井下“四位一体”的立体环境监测体系,并确认试采未对周边大气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和工程由“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成果对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甚至对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项目的实施,4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卓越地质人才,5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11人入选优秀地质人才,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金锤奖,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银锤奖,1人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此外,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21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海洋六号”南极科考取得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

  由广州海洋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教授级高工付少英领导的科研团队利用多项先进的海洋地质调查技术,针对南极海域地质调查研究程度低、我国对南极大陆边缘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及相关资源环境效应等全球性科学问题相对缺位的现状,在海洋四号南极科考26年之后,组织实施了“海洋六号”航次南极海域2016-2017跨年度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科考(编入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序列),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科学资料,获得了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实现了中国地质调查从深海大洋向极地冰海的历史性跨越。

  本次南极科考主要取得以下创新成果:一是首次获取了南极调查区17000平方千米的海底高精度地形地貌实测数据,精细刻画了调查区海底地形变化,为未来南极半岛海域区域地质和南大洋环境研究及航海积累了基础资料;二是首次获取了规则测网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数据和沉积物岩心样品,为南极半岛地质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利用自主研发的地温梯度测量系统首次获得了南极海域地热流数据,填补了我国在南极海域热流调查的空白;四是积累了大量的风浪流等南大洋气象资料和航海资料,对未来南极海域综合科考航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五是开启了多船联合、多站联合、海陆联合的南极科考的新模式,为我国今后大规模开展南极科学考察积累了珍贵的经验。

  上述的创新成果对于增强我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的话语权提供了资料基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海洋六号本次南极科考进行了深入报道。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为挺进极地海域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培养了人才,其中1人次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三届杰出青年。

  2017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在有效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问题、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果,是地质调查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典范。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州海洋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领会新时代新形势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新要求,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转型升级、脱胎换骨”指导思想,勇于创新,勇于超越,为建成世界一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不懈奋斗

(刘鑫)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