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海洋六号”西太平洋最长滞航作业小记

发布时间:2017-11-13

 

  劈波斩浪,是一种修辞,作为一艘科考调查船,作业期间最重要的是稳。通常在4级海况以下,才能保障作业安全,保证数据采集充分和确切。因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启航执行2017年度深海地质调查任务以来,雷打不动地两天召开一次的临时党委会研判气象、海况和作业路线。

  大家切身感受是,这是今年出海以来最晃的航段。开会时,嗖,手边的笔滑出去,啪,对面的同志眼疾手快摁住。刷,会议桌左边同志坐着一齐后撤1米,欠起屁股拉椅子回来,再坐到桌前。航段前几次会议讨论,宗旨就是如何在风浪中相时而动,量力而行,完成任务。

  2017年度太平洋深海地质调查自10月28日抵达作业工区以来,浪高一直维持在2米左右。为了完成计划,科考队员们三班作业,马不停蹄地开展调查。11月1日晚,风力达到6、7级风,浪高接近3米,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暂停作业,原地顶风滞航。“没想到,这一等居然就是6天,创下了‘海洋六号’在西太作业受天气影响的最长记录。”船长蓝明华说。

  “又荡了一个晚上秋千,一觉醒来腰酸背痛。角落的风扇又躺倒地上,跨栏式跑到了门口,文件散落一地,感觉像过西风带的节奏。”蓝明华在11月4日的微信朋友圈说,又体会到了去年南极科考过西风带的颠簸感觉。

  顶风滞航期间,船舱内茶几腿要用矿泉水箱子挤住,免得你睡觉时它散步;笔不要摆在桌上,最好插到笔筒里,以免飞到地上“啪”地将你拍醒。在陆上窗帘飘荡是风力作用,在船舱则是重力作用,所有物体随船来回倾斜,只有窗帘始终垂直于海面,所以在飘。在餐厅,一种有节奏的尖锐呼啸声不绝于耳,犹如船在游泳换气,这是减摇水仓的气压声,作用是要对冲船体晃动,据说可减少5度左右晃幅。

  其实,“海洋六号”对西北太平洋并不陌生,已经连续第7年在这里开展调查作业。而11月份起是北半球冷空气高发时节,在纬度偏高的西太海域,受到冷空气外围影响,海况通常较差,本航段工区有一半纬度超过20度,作业窗口比较有限。

  3日晚,临时党委会会商指出,多波束水深测量与浅地层剖面测量,在6节航速中测下来的数据不理想。“这样的结果令人惆怅,建议先把船再开回去,抓天气好转的时机重测一遍。毕竟任务完成质量是第一位的。”首席科学家助理傅晓洲建议。

  多波束和浅剖测量是利用安装在船头与船底的仪器向五六千米的海底发射、回收信号,如果船的晃动大,信号就会被风浪和噪音干扰。船掉头返回,从4日凌晨至6日傍晚,时而低速行进,时而滞航,利用海况转好的间隙补测,直至资料重叠完整,达到要求。汪洋之中,可以想象航船自行设定了一条高速公路,补测要确保在原车道上再走一遍,这有赖于“海洋六号”精度分米级的导航定位。

  大洋作业,结合海况实际变化趋势,适当增加滞航等待时间,见缝插针,随机应变完成每项任务,正是遵循了科学、合理的原则。蓝明华说,这在本航段体现得尤为明显:航段开始时,计划采取先难后易的策略,利用海况好的间隙,先拿下北侧的任务。然而当时受21号台风外围影响,7天的预报显示工区西北侧海况转差,作业计划调整为从工区东南部开始作业。直到开航当天,根据最新天气预报,5天内工区北侧海况可以,于是再次调整并最终决定从北侧开始作业。这样做,可以把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的北侧工区的任务先拿下,争取主动。这次最长的滞航中动静结合完成任务,证明了这一决定完全正确。

  随着航船继续向南,根据最新预报,工区海况将越来越好,浪高渐渐小于2.5米。本着科学精神,“海洋六号”将按部就班一个个地完成测站任务,近日将择机下放本航段中的超长重力柱进行地质取样。

(中国国土资源报特派记者:乔思伟)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