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广西海岸带侵蚀淤积调查与监测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11-07

  

  1. 项目概况

  海岸侵蚀是广西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2016年-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北部湾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开展广西海岸带侵蚀淤积调查与监测是其重点任务之一,该项目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隶属于“海岸带综合调查工程”。项目通过剖面监测、遥感解译、水动力反演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广西海岸带类型、侵蚀现状及侵蚀机理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阶段性成果认识,为广西海岸带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2. 成果简介

  (1)海岸类型及岸线变迁

  调查研究表明,广西海岸带以人工岸线和生物岸线为主,其中人工岸线约为820.85km,主要为码头、人工堤坝以及人工养殖鱼塘等,生物岸线约为572.75km,主要为红树林,此两种海岸线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88.19%。砂质岸线长为105.91km,多分布于北海、防城港等城市周边地区,基岩海岸线长为74.85km,主要分布在西部基岩区;泥质岸线相对较短,长度为5.95km,主要分布于南流江等河流入海口区域(图1)。1991年、2000年和2017年的遥感影像对比显示,广西海岸线变化较大的地区主要为防城港、钦州湾、北海、铁山港等区域,人类活动、围海造地、城市及港口建设是导致海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人工岸线占比较高的原因所在。

  (2)岸滩侵蚀淤积空间分布

  通过广西海岸带25条侵蚀淤积海滩监测剖面的重复测量,结果显示,淤积岸段主要集中在铁山港、廉州湾西岸、钦州湾、防城港、珍珠湾等河口和港湾区,而侵蚀岸段中在北海市的盐田镇、竹林镇、大墩海、廉州湾东岸、钦州市的犀牛角-三娘湾、防城港市的企沙半岛、万尾金滩等泥质和砂质海岸区。相对而言,防城港市侵蚀岸线最长,达133.53 Km,占侵蚀岸线总长的60.3%,北海和钦州市侵蚀岸线分别为50.50 Km和35.74 Km(图2)。

  (3)重点区水下岸坡侵蚀淤积动态变化

  项目期间在北海银滩和廉州湾布设了2组水下海岸侵蚀淤积监测剖面,并实施了重复性地形测量和底质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水下地形和底质受季节性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显著;相对而言年际间变化不明显。廉州湾和北海银滩水下监测剖面总体均呈“冬蚀夏淤”态势(图3)。由于冬季南流江输沙量减少,廉州湾海域侵蚀淤积动态平衡被打破,引发季节性海岸侵蚀;而北海银滩受人工疏浚和挖沙影响,近岸海底地形和底质均变化较大,自然侵蚀淤积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总之,区内海岸侵蚀淤积是自然和人类双重作用的结果,人类作用的影响呈逐渐加大态势。

  (4)海岸侵蚀淤积模拟及预测

  根据2016-2017年度区域监测剖面的地形、底质变化以及区域海流等实测资料,利用POM数值模拟软件,对广西海岸带的水流场、物质运移及冲淤演化进行模拟分析,初步建立了区域侵蚀淤积动力模型。结果显示北海以东海域总体呈侵蚀趋势,而北海以西区域以淤积为主,这可能主要受南流江输沙影响;而在近岸区,普遍呈微弱侵蚀态势,这和实际资料相吻合。另外,一些港湾(如茅尾海、防城港等),受区域地形所限,水动力较弱,陆区输入物质难以被带到外海,总体呈淤积趋势(图4)。

  3. 成果意义

  (1)通过项目工作,较为全面的查明了广西海岸带岸线类型分布特征,了解了海岸侵蚀淤积动态变化的现状,建立了区域海岸侵蚀淤积预测模型,探讨了海岸侵蚀的机理及演化趋势,为对广西海岸带的整体开发利用和岸线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2)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广西海岸带进行调查和监测,建立了覆盖广西全省的海岸带标准监测剖面,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工作成果得到广西相关部门对海岸带地质工作的重视,促使其加大了其对本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

  (崔振昂

 

1  广西海岸带岸线类型分布图  

 

2  广西海岸带海岸侵蚀淤积岸线分布图  

 

3  广西廉州湾(左)和北海银滩(右)夏(20165月)冬(201610月)水下蚀淤监测区地形变化图 

 

4 广西海岸带近岸海底侵蚀淤积模拟分析图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