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广州海洋局一水合物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发表

发布时间:2016-09-07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所科技人员独立完成的《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成因的有孔虫碳同位素轻值事件》(Light carbon isotope events of foraminifera attributed to methane release from gas hydrate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一文被《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SCI收录)在线发布。
  该文介绍了广州海洋局科技人员对中国南海第二次水合物钻探航次中获取的沉积物开展有孔虫同位素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有关成果。分析研究显示:在GMGS-08站位共出现5期有孔虫碳同位素(δ13C)轻值事件,其最低值达到-15.85‰,负偏程度极为罕见。这是在南海晚第四纪沉积中首次发现的底栖和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几乎同时出现的极低值事件,研究揭示了这一有孔虫δ13C值负偏主要源自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碳酸盐岩。研究指出,有孔虫碳同位素的异常负偏是水合物分解释放的重要证据之一。该文经《中国科学》审稿专家评议认为,这一发现在资源勘探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南海的古海洋古环境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对30年来南海晚新生代古海洋学中出现的很多关键异常数据解释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372012)和国家专项项目课题(No.GZH2011003050602)的共同资助。相关链接: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0-016-5323-7
(陈芳  庄畅)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