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广州举办第二届“新时代 我来讲”广州市优秀宣讲员大赛,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职工董涵梅荣获妇联版块分赛区初赛一等奖。董涵梅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八号”船的航海驾驶员,也是建局以来唯一一位女性航海驾驶员,她跟随“海洋地质八号”船多次出航,圆满完成各项海洋地质调查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她不仅见证了海洋的浩瀚与神秘,更在实践中磨砺了技能,锤炼了意志,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驾驶员。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领略“广海人”乘风破浪的独特魅力!
我在大洋开科考船
我是一个普通的00后女孩,却有着不那么普通的职业——在大洋上开科考船。我所任职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我国海洋地质调查领域的“国家队”和“先行军”,首次在南海珠江口盆地钻获高产工业油流、两次在南海实现“可燃冰”试采,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光荣称号。科考船是我们海洋地质调查的神兵利器,它犹如扫描仪,能绘制出海洋资源藏宝图,而我有幸成为科考船的掌舵人。女性在航海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作为在局里唯一一位女航海者,我用行动证明妇女能顶半边天。
驾驶科考船有职责,要尽责。黑夜中的大海看不到一丝光亮,我们必须关闭驾驶台内所有灯光,才能看清前方,这是海上的“规矩”,和晚上开车是一个道理。在静默黑暗的海面上作业,突然好几艘“神秘船只”凭空出现,它们既没有打开航行灯也没启用自动识别系统,雷达、电子海图等助航仪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作用。这一刻,作为驾驶员的我,喊出的命令都伴着颤抖的声音。一想到船上五六十人的人身安全和几个亿的装备资产此刻就掌控在我的手上,我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好心态,让自己保持专注和冷静,时刻监控着那些船只的一举一动,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经过和队友们齐心协作、积极应对,我们攻克了多次突如其来的难关,确保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障了作业高质量完成。
在海上,除了那些让人心跳加速的紧张时刻,跟海上的各种碍航物斗智斗勇也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想起我第一次晚上穿越渔区,那可真是个考验。想象一下,四周漆黑一片,只能依靠助航仪器和手里的望远镜,在密密麻麻的渔船和渔网中找条生路。右边是浮标,左边是浮筒,连前面也不放过,还有拖网的渔船挡道。那时候,手心里全是汗,怎么擦都擦不干。面对那成千上万、来自四面八方的碍航物,我采取优先避让的策略,一路打怪。望远镜紧握在手,期间我连喝口水上个厕所的空隙都没有,生怕就那么一瞬间出了岔子。当天下班后我倒床就睡,连做梦都是在躲避那些渔网和渔船。
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经受锻炼,脱颖而出。正是连续不间断的海上作业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力,让我们更加深切地理解了海洋探索的不易,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海洋强国的征程任重道远,海洋科学的探秘无穷无尽。在这片逐梦深蓝的舞台上,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投身海洋梦想的女性探索者。从导弹驱逐舰上第一位女舰长韦慧晓,到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这些海上的巾帼英雄用她们的勇气和坚韧,为我们国家的海洋事业书写了不朽的篇章。她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激励着每一位像我这样的海上追梦人,不断劈波斩浪,深耕蓝海,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能源资源安全不断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