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走向深海大洋40:“海洋六号”船完成2017年深海科考任务胜利返航
历时219天取得5大科考成果

发布时间:2018-01-30

 

  2018年1月30日,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完成深海地质调查第5航次和大洋41B航次科考任务,返回位于广东东莞的海洋地质专用码头,结束了历时219天、近53000公里的科考航程。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党委书记温宁及干部职工、亲属共同迎接“海洋六号”凯旋归来。

  王研表示,“海洋六号”船此次科考成果显著,彰显了大国责任,为推进全人类共同利用海底资源做出积极贡献。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提出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行动。希望“海洋六号”全体科考队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同心共筑海洋地质强国梦的磅礴力量,埋头苦干,只争朝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再次谱写新篇章!

  “海洋六号”船2017年6月26日从广州启航,航次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担任总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等8家国内机构以及3位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学员共计130名科考人员参与科考工作。在219天的航程中,“海洋六号”船综合运用了多种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手段,全程进行“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下潜7次、多波束测线7582km、浅地层剖面测量2014km、海底摄像547km、地质取样269个测站、环境调查111个测站,全面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地质调查航次和中国大洋第41B航次任务。在富钴结壳资源调查、新资源调查、环境与生物调查以及海洋新技术装备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五项创新性成果。

  一是新获取一批深海地质数据和实物样品。在西太平洋海域20多万平方千米的4个调查区内,获取10143千米的地球物理测线数据,380个地质环境测站样品等,更为全面地掌握了调查区内深海矿产资源分布和环境生物特征。

  二是合同区富钴结壳资源勘探进入精细探测新阶段。对我国西太平洋3000平方千米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内的11个区块进行了精细勘探,进一步了解了220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块内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厚度特征,首次系统发现大量浅埋藏型结壳,为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三是首次开展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国际培训。根据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对来自墨西哥、加纳、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三位国际学员开展富钴结壳海上勘探培训工作,为推动人类共同利用深海资源做出积极贡献。

  四是稳步提升我国深海大洋勘探能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深海资源环境勘探,将“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国产深海海底钻机、“三点激光”海底摄像、多波束回波探测等技术成功运用于海底矿产资源探测,首次在海山区钻获长达5.86米的富钴结壳与基岩岩芯,实现了深海遥控潜水器搭载钻机作业、富钴结壳声学原位厚度探测的新突破,实现了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快速探测和多参数实时定量分析,提高了资源探测效率和精度。

  五是拓展新资源调查新区域,圈定深海稀土和富钴型结核成矿富集区,发现了高丰度的多金属结核资源。

  此外,通过本航次工作,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进一步积累了在深海大洋开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与环境调查作业的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 “80后”首席科学家、船长及青年科考团队,提升了海洋地质调查综合能力。“海洋六号”船还积极加强海洋科普和文化建设,首次参加全国性的“海洋科考直播课堂”,通过网络视频为全国青少年普及海洋科学考察知识。 

(朱夏 薛俊辉)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