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南极科考行18:风雪中给南极“做CT”

发布时间:2017-01-06

 

  多支气枪组成的巨大“震源”,被投入南极的海水之中,声波按照大约每10秒一次的频率透过海水穿入海底1000米左右深度的地层,反射形成的信号再由电缆“捕捉”,最终形成一幅海底地质构造的详尽图谱——这就是今年元旦以来,我国科考船“海洋六号”在南极海域开展的多道地震勘探工作。截至目前,该项科考任务已经完成过半,总体进展顺利。
  地震勘探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情况,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特征的一种先进勘探方法。近两年来,我国海洋多道地震调查技术取得长足进展。
  这是“海洋六号”第一次在南极海域开展多道地震勘探。如果把海底比作人体,多道地震就如同给地球“做CT”,可以深入到海底,探测出海底的“骨骼”或“内脏”,从而更加真实的再现数百乃至数千米的海底地质构造。“海洋六号”船执行的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航次,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地震技术,以4个高压气枪为一组震源,每隔10秒向海水中发射高压气体“气炮”,产生震动,从而将形成的地震波向海底传播,通过各地层反射后,再有拖带在船尾的一条长约1200米的数字电缆对这些反射信号进行捕捉采集,然后经过处理,形成一幅关于南极海底以下1000米左右深度的地层结构图。
  海洋地震勘探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拿手活。电缆道数越长,震源能量越强,可以探测到的海底地层也就越深。针对南极海域的特点,本次“海洋六号”南极科学考察,设计采用96道地震接收电缆,震源为540立方英寸的多道地震参数组合,可以了解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海底以下大约1000米左右深度的海底地层结构。
  这不仅考验着地震技术的应用,也对导航定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南极海域的新兵,剧烈频繁变化的天气、寒冷的气温与水温、陌生的海域,给“海洋六号”带来了重重挑战。1月4日下午,后甲板科考人员在每隔15分钟一次的巡查中发现,震源与电缆搅和在一起,其后对地震设备进行回收检修后,又相继发现了枪阵联接松动、地质缆断裂等问题。
  “海洋六号”南极航次调查部门长关晓春介绍说,南极作业海域海况不是太好,海浪大,浪高有时达到3米,经过这些天的工作,枪阵、电缆等水下设备在海水中工作的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有些设备的联接也松动了。不过没关系,这些情况能妥善处理好。
  多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我国近海和太平洋持续开展相关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调查经验,培育了一支成熟的海洋科考作业队伍,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科考队员们在海上随时可以检修设备、排除故障。
  南极气候多变,即使现在正是南半球的初夏,风雪也是说来就来,坚硬的雪粒将人们的工作服敲打的劈啪作响,手指露在外面很快就被冻僵。科考队员们将气枪回收,进行抢修。甲板上的积雪也给人们的行动和设备的移动造成了困难。但时间极为宝贵,人们必须在恶劣的海况中争取每一分每一秒。
  首席科学家助理、航次技术负责赵庆献告诉记者:根据气象预报,明天海况将变得很差。目前,经过5天的连续奋战,科考工作就要暂告一段落了。到现在为止,多道地震、浅层剖面和多波束测量等工作已经完成三分之二,可以说,给下一步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为顺利完成科考任务奠定了基础。
  4日深夜,最后一次检修完成。下一步,“海洋六号”船将驶向南极半岛附近的麦克斯维尔湾,在那里避风,等待下一个南极作业的时间“窗口”。

(新华社记者王攀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陈惠玲)

风雪中作业

抢修气枪震源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