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局承担的“十一五”863计划海洋领域 “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 重点项目已经进入施工设计阶段。该项目于2011年4月29日在上海组织了专家对技术设计进行了终审,随后根据专家建议对技术设计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转入施工设计阶段。
“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 课题从2008年启动至今,已经通过了实施方案评审、总体方案评审和技术设计评审。课题组在本体设计、控制系统、液压驱动系统和机械手、深海浮力材料、升降装置、升沉补偿装置与作业工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技术设计、计算、部分关键技术攻关和验证工作。在下一步的施工设计阶段中,将完成部件加工和采购,实施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按照计划系统将在2012年完成集成安装和调试,并在2013年进行海上试验。
“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 课题的主体是一套4500米级特种作业型潜水器(ROV)系统。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负责承担ROV本体的主要研制工作。浙江大学承担研制ROV系统的液压系统和机械手,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负责研制并生产4500米级ROV浮力材料。因此,上海交大子课题组同时承担了浙江大学和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的科研协调工作。目前,上海交大子课题组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设计规划,将ROV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份的研发工作具体落实到人,并确定工作时间节点。
“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是国内第一套自主设计、研制和集成的4500米级作业型ROV系统,课题技术人员充分借鉴了海狮号ROV、海龙号ROV和JASON号ROV等ROV系统的结构特点,结合国内技术设计能力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ROV浮力材料,深沉补偿系统,水下升降机,螺旋桨推进器,深海LED灯,深海HMI灯,深海摄像机以及深海作业工具等ROV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
有缆无人潜水器(ROV)与载人潜水器(HOV)及无缆自治潜水器(AUV)是目前深海潜器装备技术的三大主流发展方向,其中又以ROV的发展最为迅速,应用也最为广泛。ROV的运用范围已经延伸到全球所有海域。在国际上ROV制造业已经形成产业化,“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项目将有力的推动我国深海潜器研发技术水平和关键自主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并借此培养一批深海潜器运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海洋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所 陈宗恒、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