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俄海洋科学研讨会在青岛市顺利召开。会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本届会议名誉主席陈连增,俄罗斯太平洋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会议共同主席和科学委员会主席维克多?阿库里契夫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徐海参赞及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马德毅所长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此次会议旨在纪念中俄(苏)建交60周年,促进中俄海洋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国海洋科学家的交流。 本次会议得到了中俄两国海洋科学家的广泛支持。来自俄罗斯的11个主要的海洋研究机构和大学以及中国的14个海洋科研单位的120余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俄方专家30多人。本次会议为期三天,以21世纪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为主题,围绕海洋地质过程及其效应、大洋矿产资源及其成矿作用、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三个专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 约有70位中俄专家、科研人员作了学术报告。本次会议加强了中俄海洋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和友谊,获得了圆满成功。 我局派出了朱克超、姚会强、王力峰、宋成兵等四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主要参加了“大洋矿产资源与成矿作用”议题讨论,并有三人作了口头学术报告,其中朱克超教授级高工针对我局结壳调查及研究工作做了题目为“ochPreliminary Metallogenic model of obalt-rich ferromanganese crust based on the Magellan Seamounts in the western Pacific(基于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的初步的富钴结壳成矿模型)”的报告,王力峰博士则代替王宏斌副处长针对我局开展的水合物调查,做了题目为“ochGas Hydrate Survey and Drilling in North Slope of South China Sea(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及钻探结果)”的报告,而姚会强博士则针对硫化物研究做了题目为“ochS and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hydrothermal samples from Endeavour Segment Juan de Fuca Ridge: Implication for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ters and hydrothermal circulation(胡安德福卡洋脊Endeavour段热液成因样品硫及铅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及热液循环的指示)”的报告。这些报告引起了俄方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并希望能够在海底资源调查及评价中开展多方面的国际合作。在本次会议中,我局人员积极参与会议的各个过程,如报告、讨论及会后交流等,提高了我局在俄方中的声望,俄方也提出了今后拜访我局的愿望,为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据悉,继今年第一届中俄海洋科学研讨会举行之后,今后将每两年举行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