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探宝号”实施863计划海上试验凯旋

发布时间:2003-06-25

------在我国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首次开展的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海底地震仪及其他物探方法联合同步作业取得成功,在南海北部深水区获得了清晰的海底中、深部地质资料以及地球深部反射信号。这一成果使得直观、准确地研究地球深部地质构造成为可能。5月7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探宝号”船顺利实施了“十五”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关键技术——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的海上试验,胜利返回广州。新华社、科技日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人民网、中国国土资源报、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粤港信息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长排列大容量地震勘探是当前解决深水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中复杂构造问题的首选技术手段。我局为这一课题的负责单位。
    今年4月11日,“探宝号”受命出航,前往南海北部深水区开展这一课题海上试验。选取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潮汕坳陷和琼东南盆地的中央坳陷等为试验区。课题责任人温宁副局长亲自担任了航次首席科学家。
    航次中,“探宝号”船试验研究了单船长电缆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参数和相应配套技术;通过新研制的5台高频三分量海底数字地震仪的海上联合试验,探索了海底地震探测技术应用于南海北部深水区沉积盆地结构的实际效果,集成了长电缆大容量震源油气地震勘探采集和非地震油气物探方法同步作业联合采集技术。
    5月7日,在“探宝号”胜利返航的成果汇报会上,首席科学家温宁向大家展示了本航次的重要成果,并介绍了航次工作情况。他兴奋地说:“‘探宝号’船利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设备,通过理论模拟和海上反复试验,最终选取最佳参数,本航次获得了清晰的海底中、深部地质资料,这对解释和研究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潮油坳陷和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等区域的石油地质条件提供了有效保证;开拓了认识及评价中生代地层的展布特征、规模及含油气性这一新领域;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可靠的地球深部圈层结构反射信号;初步解决了珠江口盆地东部碳酸盐岩声波强屏蔽的技术难点。”
    据介绍,本航次采集的资料与以往资料相比,获取的深水区海底中、深层资料反射信息清晰、可靠;单船实施的深部地震探测效果达到甚至超过以往双船探测效果;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将海底地震探测技术首次用于深水油气地震探测获得成功。这次试验为我国在深水海域大规模开展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高新技术支撑。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