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四号”结束隔离开赴科考第一站——麦哲伦海山区
发布时间:2003-04-25
“海洋四号”船在经过14天的封闭隔离后,目前已确认没有非典病例和疑似病例。6月9日,从锚地起航,赶赴本次科学考察的第一站——太平洋西部的麦哲伦海山区,执行中国《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五″计划DY105-15航次的科学考察任务。
在锚地封闭期间,“海洋四号”船按照原定的预防“非典”预案,对科考队员每天做1次体温测量,并对69位科考队员全部进行了心电图观察,定期对船舱进行喷雾消毒。在该船封闭的时间里,″海洋四号″船召开了出航动员大会,组织了救生演习。甲板部、轮机部和调查部也利用这一难得的空闲开展了业务技能培训,组织讨论和制定了海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船上临时党委组织全体远洋科考队员开展了学习“十六大”知识竞赛,观看反腐倡廉录像。为了丰富同志们在封闭隔离期间的业余生活,针对船上活动空间小等特点,组织开展了棋、牌等小型比赛和钓鱼等活动,使远洋科考队员保持着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本航次肩负着重要的科学考察任务:在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和中太平洋海山区进行富钴结壳加密调查和新区探查,为基本圈定满足商业开发规模所需资源量要求的富钴结壳区域打下基础;在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实施示范区的详细调查,履行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为结核分布规律研究和基本圈定商业性开采的矿址提供基础资料。航次调查目标由过去单一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拓展为面向国际海底多种战略资源。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圈定多金属结核资源合同区的勘探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海洋四号”船曾经九次远赴太平洋,是目前参加中国大洋科学考察最早、执行航次任务最多、每次都安全圆满完成任务的一艘的“英雄科考船”。
本航次的首席科学家由中国《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重点领域“资源勘查与评价”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五”863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局副总工程师杨胜雄亲自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