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质量先行,科学探索

发布时间:2018-12-18

 

  自2016年以来,广州海洋局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全面完成了1:100万南海及邻近海域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总共完成了十余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总报告14份,全部获得了优秀,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论文8篇,先后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个,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局二等奖两个。这些喜人的成绩后面,得益于全所上下对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坚持,质量管理是灵魂和根本,也是一个单位综合实力和水平的反映。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坚持把质量管理和质量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放在首位,从所长到项目负责,各项目组严格落实三级质量管理制度,所长及质量管理员牵头负责对项目立项、设计、野外施工、报告编写等各阶段进行跟踪、监管和问责,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方式对项目进展和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和年度检查,自检和互检率达100%。

  2017年度,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通过投标获得了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的两个编图项目,任务非常紧,半年时间内要提交南海固体矿产分布图、南海 等图件和报告。全所上下非常重视这次任务,成立了项目组,并多次前往海南,和对方紧密沟通,协调联系,并狠抓质量,项目组多次开会讨论,项目内部分工明确,绘图组认真对待每一次修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落实,并要求所有的地质技术人员要本着对单位、对项目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切实把项目工作的每一道工序做细做实,力求使每一个项目质量均达到优秀级标准。从项目立项到最后提交成果,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圆满完成了任务,提交了高质量的图件,获得了甲方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现有职工39人,其中80,90后人数占了三分之二,学历全部是硕士以上。新来的年轻人虚心好学,在老同志的悉心指导下,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起来,并担起了大梁,成为该所的业务主力和骨干。海洋地质工作,不仅技术要求高,更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经验积累的工作,该所坚持“以老带新”,鼓励老同志做好“传帮带”工作,提升年轻技术人员实践水平,提高项目工作质量。先后聘请了多位已退休的经验丰富的地质老专家。如邱燕教授,黄永样教授等手把手地指导年轻技术人员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耐心细致地讲解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和思路,渐进式地提升年轻技术人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所里的质量工作取得了保障和发挥了关键作用。

  “1:100万广州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项目徐子英博士为年轻的“80后”首次承担地勘项目,项目组成员也大多数是“80后”,在刚开始介入项目的时候,对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对调查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分布等情况不够了解,为了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所领导和熟悉区调工作的老同志对项目进行了细心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和项目组一起认真研究工作方案、确定施工设计,为年轻科技人员讲解地层、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等,年轻项目组成员也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很快项目工作进入了正轨,经过两年的努力,该项目成果报告以“优秀级”通过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的评审验收。

  质量工作是决定性因素是选人用人,该所35周岁以下职工占比超过70%,所领导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和锻炼,不断改进和加强年轻干部工作,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培养复合型人才。该所通过多种方式来对青年科技人员开展专业技术检阅,定期开展青年技术交流会,让项目负责和年轻技术骨干汇报工作心得、分享新发现、新观点和新认识,积极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想法。为基础地质调查奠定了良好的质量基础。此外,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锻炼人才,让青年科技人员勇于承担项目,压胆子,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为该所的质量管理工作持续良性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基层是质量管理的重点。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对每个质量月活动都非常重视,坚持以恒的开展质量检查,各级项目负责严把设计、野外、室内解释、成果报告等质量关,把质量管控细化到每个岗位,积极营造追求质量、人人崇尚质量的良好氛围。质量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使海洋地质工作质量全面受控,为创建一流地质调查局立下坚实基础。

(陈泓君)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