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0日(农历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四),凌晨3:45电机员郑正大师傅接到二副的电话,因作业的需要,船要调头时,自动舵随动操作手轮卡住了,不能正常使用。
正常情况下驾驶台为了船舶安全,驾驶员都是转为随动舵手动操作调头,可现在使用不了。这船上随动操作舵就像是汽车的方向盘,这没了方向盘就失去控制方向,无法把舵。在这紧急的情况下,郑师傅与二副商量用自动舵自动控制操作掉头,先保证船舶安全。然后再检查故障,这对于有二十年经验的郑师傅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对于刚经过十几个小时劳累的身体,那可就支持不了。因昨天早上8:30就开始忙着拆装绞车舱的风机,中午没休息一直忙到下午。风机还没安装完,机舱集控室的阀门遥控与液位遥测出了故障,整套系统瘫痪了,又开始查找故障,到了晚上九点多才彻底解决。
最后经过几个人的商议,先不用随动操作舵,用自动舵自动操作到指定的航线后继续多波束作业,等天亮再查。可是到了早上又来了一件更加紧急的事,船上跳电了。郑师傅只能先到集控室跟老轨处理这事。
中午饭一吃完,郑师傅已到了驾驶台检查了,边看图纸边检查故障,仔细研究。没过多久,就自信的告诉我找到问题了,我准备好需要用的螺丝、专用工具、万用表等。
等到这条多波束测线做完差不多下午三点钟就开始检修。船一停下来,关了电源,我们就开始行动,很快发现问题了,控制电路板的四个螺丝都掉了,导致控制电路板和齿轮啮合及发送反馈电位器脱落。这也许对于旁人来说不就几个螺丝嘛,上回去就得了,谁都会。其实不然,因为不仅仅几个螺丝,更重要,也是更难的是要调节发送反馈电位器,使自动舵随动操作手轮零位与机旁零位一致。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2.6KΩ,就像郑师傅所说的,这个数字是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得来的。调完齿轮啮合,紧接着我们就开始调这个发送反馈电位器,首先要粗调再细调。调这个不仅要细心,还要两个人的默契,一个人调电位器,另一个人用万用表量着。总的电阻是5.2KΩ,而我们的随动舵要调到刚刚好是2.6KΩ为止。
经过一番小心又细心的调试,锁紧控制电路板和电位器后,我心急着要安装上去。经验丰富的郑师傅提醒我,不要上紧螺丝,先试验一下,如果好了再上紧。打开了开关送上电,船长和大副仔细的、反复的操舵核对零位是否一致。直到确保可行,才上紧螺丝,安装恢复好随动操作舵手轮及附件。
大约4点时分,大副启动舵桨设备,值班水手手握“方向盘”——操舵手柄,海洋六号结束漂航,恢复正常航行作业。
(海洋六号:沈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