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勇攻坚
7月12日,星期六,“海洋六号”已走航1天。
小小的工作艇从“海洋六号”上被缓缓放入汪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5兄弟逐次顺着吊绳从船舷上跳入小艇,大副在船上指挥调度几个兄弟在船上紧紧拉住拴在工作艇上的止荡绳。中午12点,海上烈日炎炎,“海洋六号”左前位外壳补漆工作开始,首席科学家刘方兰、首席助理姚会强在船上密切关注进展,反复叮嘱注意安全。
从十几米的船舷上跳到深陷涌浪2米大洋的一叶小艇,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深海大洋,在艇上并不害怕吧。”当他们一个个纵身跳下去的时候,记者如此安慰自己始终揪着的心。橘黄色的工作艇在大洋深处渺小得可怜,烈日下的5个人立刻变成了飘摇不定的5个点。通过相机近焦距的镜头,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飘摇的小艇里分工协作,努力靠近大船左侧给船壳涂漆,每涂抹几下都会因为艇晃得厉害而休整一下。船上拉止荡绳的兄弟既要用力拉紧绳索以确保工作艇不被涌浪卷走,又得保证工作艇和大船保持一定距离而不被撞翻。不知是太热还是紧张,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淌下来,大副也急得时不时从船舷上探出身去观望。
一个多小时过后,几个兄弟终于依次顺绳从艇上回到船舷。“呵呵,我们也是头一次下艇,艇太小,兄弟们都被晃晕了,有的脸色都变了。头一回真正体会到了涌浪2米到底是什么感觉。”轮机部郑少雄对记者说。没想到,对于几个年轻小伙子来说这竟然也是第一次,他们也会紧张害怕,只是嘴上不说而已。
来到“海洋六号”进行大洋科考,对很多人来说也许都是第一次,科考过程中也有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与艰险,但既然来了就没有退路,唯有同舟共济攻克一个个难关。
(中国国土资源报 毛志红)
工作艇上分工协作
止荡绳上拴着工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