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走向深海大洋30:不夜的后甲板

发布时间:2014-06-30

 
  深夜,位于中太平洋某海域的海洋六号船正随着海浪左右摇摆,船尾悬挂一根钢缆,连通深不见底的海底平原,重力活塞取样正在作业。
  “缆长还剩500米。”对讲机传来的清晰指令打破了夜空的宁静。正在后甲板巡视的老中医吴诚强听出这是绞车主操手董国强的声音,从容应道:“收到。后甲板准备就绪。”此时海洋六号的时钟指向凌晨一点,综合作业三组已经忙碌了两个小时了。
  随着钢缆的回收,用于探测取样器离底高度的”“平鸽””浮出了水面,老中医和贾峰健步走到船舷,螺丝刀、扳手、老虎钳挥舞中,俩人三下五除二拆下”平鸽”放回甲板。拆完”平鸽”,取样器离收回甲板也只剩最后的150米了。约摸五分钟后,平衡杆耷拉在钢缆上被拽出了海面。一看这状态,大家心里有底了,知道取样器已顺利释放,接下来就是回收重锤了。
  老中医和贾峰装好滑轮和保护缆后,朱峰早已合上了卷扬机的电闸。随着老中医一声令下,朱峰熟练地点动卷扬机开关,将重锤从船尾提起。随后在A型架蘑菇头的牵引下,重锤稳稳着陆甲板。有了气动工具帮忙,拆平衡杆和马蹄扣的工作量就轻多了。“要不是这个大力士,老人家胳膊拧酸了都拆不下来。”说起这个,老中医不住点头称赞。
  拆完平衡杆,李力大步流星地接在手里放回甲板,虽然是知识分子出身,但身材结实的他抱着几十斤重的铁块仍然闲庭信步。拆完辅助设备,钢缆继续回收,片刻之后,取样器的大脑袋悄悄探出了头。“绞车减速”、“A架回收”、“……”一系列娴熟准确的指令执行完毕,取样器稳稳架在后甲板特制的小车里,仿佛遨游太空的飞船完成任务后,重又躺回发射基地的怀抱。
  何首席、耿助理、于助理和姚助理等几位大佬早早等候在旁边看我们收割样品,虽是深夜,大伙儿精神为之一振。“应该有戏。”查看完刀口样,耿助理笑呵呵的说。整齐划一的口号当中,大伙一鼓作气将重达一吨的取样器摆到安全的位置,固定好、拆管、取样品。部门长王俊珠具有丰富的后甲板作业经验,也参加到队伍中来。
  董国强圆满完成了自己绞车主操的工作任务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后甲板。灯火通明中,忙碌的人群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样品露出来了,黄文星和邓义楠早就准备好了卷尺和手工锯,按规定将样品打包成整齐划一的长度。看到秩序井然的工作场面,目睹合格长度的样品被小心翼翼的取出,何总微笑颔首,剩下的事情,都胸有成竹了。
  虽是大半夜,大伙忙起来不一会就挥汗如雨了。看着兄弟们披星戴月忙碌的工作场景,记者李响也忙不迭的拿起相机给大家抓特写。
  老中医自不必说了,从2011年海洋六号23航次首航到现在,连续四年出征大洋,一天都没缺席过。干活细致,思虑周全,待人热情,已经成了他的名片了,虽然一直跟随海洋六号漂洋过海,但江湖上到处流传着老中医的传说。
  贾峰是今年首次来海洋六号参加大洋航次,踏实陈恳,低调谦虚,但干起活来特别有力气,也肯动脑子。老中医多次跟我笑言,“有了他和董国强,我老人家现在都沦落到只配递递钳子,拿拿扳手了。他俩分到大夜班是我们俩的福分啊!”
  朱峰是多波束专业负责,除了对导航、多波束和浅剖比较熟悉,还参与绞车副操的轮岗。这次作业新增了卷扬机操作员,在这一岗位上,他也表现可圈可点。每次取样上来,他都会主动参与样品描述和处理。他性格乐观,幽默风趣,经常跟我们分享年轻人之间的笑话,堪称一专多能。
  李力也是第一次随海洋六号出海,是地质室去年引进的新鲜血液。别看他硕士学历,干起后甲板工作也是毫不含糊。他在陌生人面前会比较拘谨,一旦放开了,会让你不忍直视。开朗健谈的他在工作上也是服从安排、任劳任怨,后甲板忙不开的时候,经常主动帮忙。
  地质学出身的黄文星已经不是大洋新兵了,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表达能力过硬,这次航渡时还给大家主讲了生动的海上讲堂。化学专业的邓义楠和李力是同届校友,高大帅气,笑容可掬。取样时后甲板人员汗流浃背,样品描述和测试他们倆就得通宵达旦了。由于黄文星样品描述的工作也比较繁重,姚助理曾找到我让我不要安排他值走航班。我去征求黄文星意见,他摆摆手,“不打紧,我忙得过来,正常安排我吧!”邓义楠除了帮他描述样品,还得处理CTD水样。有时候CTD采样成功恰逢凌晨下班,奋战通宵的邓义楠也顾不上休息,继续忙碌几个小时处理水样。
  对了,还有坚守在仪器房的导航员许义,我们平时尊称他为许老。作为船上年纪最大的科考队员之一,许老从来不会倚老卖老,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也是用专业级的厨艺为我们奉献了不少美味。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董国强。这个西北汉子跟我是老相识,这是小董自2011年大洋23航次以来,时隔两年再次登上海洋六号船参与大洋调查。与三年前相比,他明显干练了很多,也稳重了很多。作为组长,我对小董的踏实和能干感受是最直接的,从当年的新兵蛋子,到现在的后甲板骨干,他干活也越来越有范了。除了本职工作绞车主操手外,拧管、装活塞、架平衡杆、装刀口,从未出过纰漏。老中医也说,看到他和贾峰干活,特别让人放心。老中医现在都叫他老董了,恰如其分的说,他刚刚升级当爹了。每个大洋上的男人都不容易,在大洋上当爹的男人更不容易。舍小家为大家,真正的爷们才能做到这般大爱无疆吧!想到以后的自己,也有可能在爱人临盆的时候自己不能照顾,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抹了下眼泪,工作还得继续。我拿起对讲机,“仪器房,取样合格,通知驾驶台开往下个站位。”片刻之后,对讲机里传出了许老沧桑而又明亮的声音,“驾驶台,请往测线方向航行,速度6节。”
  抬头看,月上中天,随着船左右摇晃,在跟我们欢快的打招呼。黑夜的后甲板灯火通明,有一群可敬可爱的人在默默劳碌着。
  多少年来,他们一直在坚守。

(海洋六号 文/胡波 图/黄文星)

 

 
董国强、胡波、朱峰在检查取样器刀口

 

 
老中医领着董国强和贾峰安装平衡杆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