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第29航次科考第三航段即将开启
当地时间9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海清一行来到靠泊在夏威夷的“海洋六号”检查指导工作,为即将开启大洋2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工作的“海洋六号”全体工作人员,带来祖国和亲人的惦念与祝福。
据介绍,到9月21日,“海洋六号”已经在太平洋工作了整整118天,接下来,还将继续工作40多天,计划于11月3日返回广州。在最后一个航段中,我国6000米无人无缆深潜器——“潜龙一号”将进行首次试验性应用。这是继“蛟龙号”载人潜器之后,另一种国产自研高科技设备在深海大洋进行试验性应用,是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后,海洋六号将赶往结壳区开展海山浅钻作业,结束后返航回国。
自2011年执行大洋科考任务以来,这是海洋六号出海时间最长的一个航次。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介绍,在之前的航段中,海洋六号全体人员克服海况恶劣、设备故障等困难,在结壳区内成功进行了连续的、跨年度的立体环境与生物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富钴结壳矿区资源量;成功应用深水深拖新调查设备,获得结壳区微地形地貌资料以及浅地层信息;首次对多金属结核矿区周围的环境特受区进行了多手段科学考察与资料采集。
这些成绩得到了工作组的高度肯定:“海洋六号”是一艘值得骄傲的科考船,是一艘为国家重大战略资源立下汗马功劳的船,是一艘荣获了各种荣誉的船,是一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科考船。工作组强调,在最后一个航段,一定要注意安全,确保业务、安全双丰收。
据悉,第三航段有9个单位的人员参与,是本航次参加人员最多的一个航段。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