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很难想象,常年受海风砥砺的粗犷汉子能写出这样细腻的文章。在“海洋六号”的内网论坛上,记者惊喜地发现医生赵明写给队员的这篇日志,言辞如涓涓细流,温软而朴实。
赵明是船上唯一的专职医生,这个“勤勤恳恳”的湖南汉子,平时有点腼腆,任由大家开玩笑,但急的时候湖南人的霸蛮劲也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船的第5层,赵明的房间里整齐地码着各种各样的医疗书籍。他一脸惊讶地看着我:“周记者,还晕船不?是不是要拿药?”
“没事,我就是来串串门,聊聊天。”说明来意,话匣子就拉开了。
“参加这次航行,我心里也是半喜半忧:喜的是终于有机会走出国门一睹异域风情,忧的是这么长的航次,在药品和器材的配备上必须得非常的谨慎。”赵明说,船上医生这个职业,看似比较清闲但一点也不轻松。在茫茫大洋上,要保障一船人的健康,来不得半点儿戏。
船上空间狭小、人员比较集中,有几点是要尤为值得注意:其一是类似于流感这样的传染性疾病,其二是严重的外伤,其三就是一些突发性的急症。“整个科考时间久任务重,如果因为船员的健康问题需要急救甚至返航的话,损失无法估量。”说到这儿,赵明的脸上一脸凝重。
对于流感哪怕是疑似流感,赵明都会非常认真的对待,既加强医治又防止传染。对于意外伤害,他非常庆幸:“海洋六号对安全作业要求比较严格,安全问题一再强调,所以来的这些时间没出现外伤。如果有的话,第一时间处理比较重要。” 至于让医生比较头痛的并发症,赵明表示,关键是要诊断对症状,知道了症状就可以采取应急措施。
在船上,赵明认真而细致的性格给了大家非常深刻的印象,生病了把自己交给他就放心,平时有什么活动,也经常叫上他。
当然,赵明也有让他困扰的时候。前不久,水手李吉得了慢性中耳炎,前后吊瓶吊了十来天。看到因连日疼痛而有点萎靡不振的病人,赵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没能及时解除大家的病痛,心里非常愧疚,各种自责常在耳边回荡。”
“但我从不怀疑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自己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看到兄弟明显好转的病情和脸上久违的笑容,赵明内心激动不已。
除了医生,赵明还兼船上的服务员,平时帮忙打扫打扫卫生、整理整理船舶。
说起愿望,赵明指了指堆得满满的医务室说:“希望医药和器材上尽可能地多做些准备,更希望海洋六号的全体队员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因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中国国土资源报 周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