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任务

发布时间:2013-05-29

走向深海大洋  建设海洋强国

  2013年5月28日上午10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从广州东江口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起航,远赴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地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大洋协会王飞理事长、温宁局长、马申达书记、局副处以上领导及全体科考队员家属等到码头欢送海洋六号。
  中国大洋第29航次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并委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
  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分为三个航段。此外,在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第1、2航段之间增设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航段,简称CGS航段,约40天。整个科考航程约需160天,“海洋六号”船计划在11月3日返回广州。
  本航次,“海洋六号”船将赴东太平洋和中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资源、环境、生物等调查,为维护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权益服务。航次主要承担三大任务: 一是在西太平洋海山区开展地形调查和富钴结壳取样调查,初步评价该区域资源状况;二是在东太平洋CC区开展多金属结核的详细勘探以及海洋新资源调查,为圈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拟试采矿段提供数据,并验证CC区新资源的分布;三是同步开展调查区的环境和生物调查,履行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为环境基线研究积累基础资料,为环境评价服务。 
  本次科考活动中,“海洋六号”将利用先进的调查设备,在太平洋开展近底微地形地貌和浅地层测量、深海浅钻取样、柱状取样(重力取样或活塞取样)、箱式取样、多管取样、海底摄像、温盐深测量、分层生物拖网、锚系观测、多金属结核拖网、多波束测量、重力测量、船载浅层剖面测量、单道地震调查等调查。
  本航次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航次首席科学家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担任,第1航段首席科学家为何高文,第2、3航段首席科学家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方兰。CGS航段首席科学家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邓希光博士。 
  整个航次有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大学、浙江万里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参加。中国国土资源报派出记者全航次进行随航科考报道。整个航次的参航人员约96人,这将是“海洋六号”执行大洋科考人员轮换最多的一次。

(党委办公室 文/陈惠玲  图/宋求精)

 


温宁局长致辞


中国大洋协会王飞理事长向参加大洋29航次的科考队授旗


首席科学家何高文代表全体科考队员表决心


地调局副局长李金发向“走向深海大洋”新闻宣传团体授旗


温宁局长向青年突击队授旗


领导与全体科考队员合影


马申达书记主持欢送仪式


“海洋六号”船起航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