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4点40分,随着“海洋六号”后甲板A型架的缓缓下放,温盐深综合测量系统(即全水柱CTD测量仪)沉入大海,这标志着中国大洋27航次科考完成了大洋矿产资源调查任务,转入返航途中的海洋环境调查阶段。
9月4日夜12时,在西太平洋执行大洋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船到达最后一座海山,立即开展调查作业,到9月8日共完成了10个站位的箱式取样;成功地在5500米水深的海底进行了海底摄像系统试验并开展了15公里的海底摄像。至此大洋27航次科考完成了对富钴结壳、结核资源的调查任务。9月8日夜开始返航。
返航途中,将进行五个测站的海洋环境综合调查并投放三个Argo浮标。五个环境测站分别位于航线上的东经150°、140°、135°、130°、125°附近。通过五个环境测站温、盐、深综合测量,获取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盐度数据;通过采取西太平洋不同深度的水样,对海水叶绿素a、浮游植物粒级进行测定,并开展海水pH值、溶解氧、硝酸盐、磷酸盐等7项海水化学参数测定,进而研究西太平洋海域海洋生物、化学、水文条件,了解海洋基础环境要素的大尺度变化和海洋环境背景条件。
链接:温盐深综合测量系统,由水下单元、甲板单元、SEARAM控制记录仪和采水器等组成,可以采集不同水深的海水样品,是目前海洋环境综合调查与研究的主要设备。
(国土资源报 丁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