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爱思维尔出版社旗下地质领域知名期刊《Marine Geology》(海洋地质,IF3.04)正式刊发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A diatom-based Holocene record of sedimentary and oceanographic environment changes in a coast of inner of Beibu Gulf, NW South China Sea》(基于全新世硅藻记录的南海西北部北部湾近岸沉积与海洋环境变化)。该论文是广州海洋局中波合作课题近期发表成果之一。
为了充分认识南海西北部北部湾区域古环境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性,合作团队重新开展了近岸钻孔的年代测试、粒度分析和硅藻鉴定工作。充分利用硅藻对环境的指示器作用,从环境变化解读入手,对比陆域经典气候记录结果,阐释钻孔剖面记录的全新世近1万年来古海洋环境7个阶段性变化,认识到全球冰量改变和海平面变化对南海西北部的影响。这在深入研究全新世尺度南海西北部古环境变迁对全球变化响应方面有启发意义。
研究区位置、钻孔岩性与环境阶段性变化推演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所张金鹏,合作作者包括Michal Tomczak、AndrzejWitkowski、Jan Harff、梁开、李超、王兵。该研究由中波合作课题(GZH201500207)、地调项目(DD20190627,DD20190308)和波兰国家科学基金项目(DEC-2011/01/N/ST10/07708,DEC-2016/21/B/ST10/02939,DEC-2018/31/N/ST10/03869)联合支持。
(张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