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中国地质学会《关于公布2016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的通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申报的“新一代高精度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编制”入选“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新一代高精度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编制”是由杨胜雄总工程师、邱燕教授级高工和朱本铎教授级高工为主编,编制了《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1:200万)》(中英文对照)和出版专著《南海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
该套图系以板块构造活动理论和现代地质地球物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的编图方法和成图技术,创新集成了广州海洋局及国内外相关单位30多年来在南海获取的地质、地球物理高精度测量资料及最新的科研成果。
它是以广州海洋局为代表的地质工作者数十年在南海开展调查工作的心血和结晶,它全面展示了南海各种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系统反映这一区域的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是这几十来我国在南海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总集成。
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创新性地编制了南海三维地形图和晕渲地形图,系统命名了245个海底地理实体,以科学成果的方式表明了我国在南海的管辖权力,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提供依据。
2、首次采用叠置法和透视法编制南海地质图,反映海域中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并首次发现中生代安第斯山型隆起带在南海的延伸区域,破解了古隆起在南海如何延伸的关键地学问题。
3、重新圈定了南海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范围,首次发现了具有良好油气资源前景的中沙海槽深水盆地,对南海油气资源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精细刻画了南海主要构造边界,为深入研究南海边缘海形成演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吴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