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广州幅海域多道地震老资料精细处理成果

发布时间:2015-12-14

摘要:本次处理针对广州幅海域老资料覆盖次数低、资料品质差、数据资料不完备等特点,结合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地震反射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了针对性的保真保幅处理。经过批处理和针对部分测线中特殊地质特征的针对性处理,处理剖面效果较好,得到了比较可靠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达到了预期的处理目标。为海洋地质保障工程以后的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经验。
  一、概况
  根据“1:100万广州幅(F49)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安排,本次多道地震资料处理任务包括1980年中美合作调查、1984年雷东和1997年琼州海峡3个工区共53条地震测线,共2100余公里。因为资料采集时间较早等的历史原因,资料不完备,导致部分采集参数不明确,尤其欠缺导航资料,给实际处理和最终出图带来了一些困难。资料处理项目组充分调研了过去的资料,在处理过程中与区调所地质专家徐子英博士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地质专家组做了多次质控检查,资料处理项目组在与地质解释人员的沟通交流中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加深了对地质的认识,从而为未来的处理工作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二、成果简介
  针对广州幅海域老资料覆盖次数低、资料品质差、数据资料不完备等特点,通过多番查阅整理与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流程。处理后各种随机干扰、大值干扰、不同类型的多次波干扰均得到有效压制,信噪比得到很大提升,明显改善了中深层的有效信息。通过保真保幅处理,子波极性、波组、振幅特征更为明显,有利后续的地震解释。11月26日上午,经有关专家对广州幅海域二维多道地震老资料精细处理项目进行了验收评定,此次处理工作质量评分为优秀级。验收组对本次处理质量表示充分的肯定,认为项目组针对地震老资料覆盖次数低、数据品质差的特点,分析了处理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精细处理方案。资料处理项目组通过多步组合去噪技术,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通过SRME与T-X域预测反褶积相结合的多步组合去多次波技术有效压制了多次波尤其是特别难处理的浅水多次波,被覆盖的有效反射得以突出显示;通过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处理后成果剖面信噪比较高,成像清晰,主要波组特征明显,同相轴连续且断点偏移归位合理,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处理效果。
  三、成果意义
  以往该工区老地震剖面由于受技术方法的局限,部分资料中深层品质信噪比较低,反射连续性差,地层难以连续追踪解释。通过采用有效的处理技术方法进行重新精细处理,突出该海域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改善了中深层信噪比及偏移成像效果,为该海域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
(资料处理研究所:刘玉萍 张衡)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