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信息】海洋科技动态

作者:海洋战略研究所(汇编) 发布时间:2024-07-15
  (一)美国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将拍卖海上风能区块租赁权,推动海上风电商业化
  BOE M6月28日讯,美国内政部宣布,授权BOEM于8月14日举行拍卖会,对中大西洋美国近海一海上风能区块的租赁开发权进行拍卖。据估计,该区块可产生最高6.3吉瓦风能,足够为220万户家庭供电。自美国总统拜登就任以来,美国能源部已批准8个商业规模海上风能区块租赁项目,其中4个由BOEM负责拍卖。此外,美国能源部计划至2028年再认证和拍卖12个海上风能租赁区块,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应对气候危机,创造就业岗位。BOEM和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合作,开发了数字海洋生态规划模型,帮助评估和认定海上风能租赁区块,探索海上风电租赁的商业化开发潜力。(信息来源:BOEM官网)
  (二)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开展“大西洋气候与环境战略科学计划”,探索海洋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作用
  NOC 7月1日讯,NOC正在牵头负责大西洋气候与环境战略科学计划(AtlantiS),与英国三大顶尖海洋研究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展海洋科学研究。AtlantiS将持续观测海洋变化,深入分析海洋数据,构建生态系统模型,揭示海洋在调节气候中的核心作用。其中,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PML)专攻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观测科学,为本计划提供关键数据;苏格兰海洋科学协会(SAMS)利用长期观测数据构建模型,预测海洋环境变化;海洋生物学协会(MBA)则提供长期海洋生态健康与气候变化数据支持。本计划旨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海洋领域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蓝色经济的发展。(信息来源:NOC官网)
  (三)挪威能源部(NME)就深海采矿许可征求公众意见,预计2025年发放开采许可证
  NME 6月28日讯,NME就开放本国大陆架指定海域商业化深海采矿向公众征求意见,计划在9月26日前完成公众意见收集,并于2025年上半年发放第一批深海采矿许可证。挪威是全球首个实施深海采矿许可证制度的国家。2024年4月12日,挪威政府决定开放挪威海和格陵兰海指定区域商业化海底采矿。6月,挪威政府向议会提交了关于具体开放区域和管理方针政策的提案,得到议会绝大多数议员的赞成。在该提案中,挪威近海管理局(NOD)发布了386个深海采矿区块,规定企业须通过制定详细的矿产开发和海洋保护计划来申请和获得开发许可证。挪威关于深海采矿的政策和实践有望加快全球深海采矿的商业化进程。(信息来源:NME官网)
  (四)英国首个风力发电和海水制氢相结合的漂浮式平台启动生产试验
  英国伊尔姆环境资源管理咨询公司(ERM) 7月2日讯,ERM和旗下技术公司Dolphyn联合启动英国首次海上制氢试验。此次海试将在英国南威尔士彭布罗克港近海区域开展,主要对已研发6年的Dolphyn Hydrogen技术进行测试。该技术利用浮动风力发电平台,结合电解、海水淡化和制氢技术,通过管道向岸输送氢气,这些氢气可直接用于发电、运输、工业和供暖等。该技术已获得英国能源安全部800万英镑(约合1013万美元)资助,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并开始运营10兆瓦级示范项目,帮助推动英国能源转型、增强能源安全,创造绿色经济就业机会,加速向净零经济的过渡。(信息来源:EMR官网)
  (五)“海洋边缘倡议”项目启动,将获得4500万美元资助
  美国罗得岛大学6月27日讯,罗得岛大学、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和非洲加纳大学联合启动“海洋边缘倡议”项目。该项目聚焦西非几内亚湾,将通过开发观测和建模系统改进全球碳循环预测,进一步评估海洋过程对西非沿海地区的影响,并帮助解决海洋碳封存和海洋生态系统复原力的问题。加纳渔民及其他公众将深度参与,确保研究成果得到实际应用。该倡议还将资助尼日利亚和加纳的沿海海洋环境暑期学校,提高海洋保护公众意识。该项目由美国施密特海洋研究所资助,将在未来五年内获得4500万美元经费支持。(信息来源:罗得岛大学)
  (六)海水涌入海底促进纳米黄金颗粒聚集,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步骤
  黄铁矿是热液成矿系统中最常见的硫化矿物,了解其化学变化过程,对认识海底热液矿床中贵金属的矿化过程有重要借鉴意义。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布鲁斯杰克(Brucejack)金矿床由古代海底热液系统演化而成,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学者利用高分辨率质谱技术,通过分析该矿床中黄铁矿的化学变化来推断热液系统的变化。研究发现,由于断层活动和海水向海底侵入的共同影响,热液系统流体化学突然波动,导致一些元素产生聚集效应,包括纳米级的黄金颗粒聚集形成高品位金矿,这一过程类似于酸性条件下牛奶的凝结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海底矿床中可能存在大量未开发的黄金资源,这些资源在绿色能源转型中将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需要开发可持续的开采技术。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文献来源:McLeish D F, Williams-Jones A E, Clark J R, et al. Extreme shifts in pyrite sulfur isotope compositions reveal the path to bonanza gold[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121(21): e2402116121.
  (七)气候模型模拟结果揭示热带辐合带随气候变化的迁移机制
  热带辐合带(ITCZ)是活跃于赤道的低气压带,即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间气压最低的区域,其具体位置会随着季节变化或受其它因素影响而向北或向南偏移,其迁移对热带气候和人类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学者基于气候模型模拟,研究了由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ITCZ迁移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未来ITCZ将因南大洋变暖延迟和能量传输变化而先向北移动,然后再向南移动。研究发现,ITCZ初期北移主要受大气跨赤道能量输送影响,而长期南移则由海洋热吸收变化驱动。该研究揭示了ITCZ迁移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响应机制,强调了南大洋热吸收对长期ITCZ演化的重要性,并预测未来南移趋势将持续千年。成果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文献来源:Liu W, Li S, Li C, et al. Contrasting fast and slow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migrations linked to delayed Southern Ocean warming[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24: 1-8.
  (八)沉积记录的统计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含氧量的增加驱动了古代生物大爆发
  新元古代(约10亿—5.4亿年前)氧化事件与化石记录中海洋动物群的出现密切相关,研究沉积地球化学记录是理解地球氧气变化的关键。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学者基于新元古代和古生代的沉积记录,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球系统模型对该时期的氧化事件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尽管新元古代晚期没有海洋全面氧化的证据,但大气含氧量和海洋生产力稳步增长,提高了浅水栖息地的溶解氧含量,进而增加了海洋食物供应,促进了生物繁荣。该研究证明了大气含氧量升高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强调了晚古生代氧化事件在现代地球系统演化中的重要性。成果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
  文献来源:Stockey R G, Cole D B, Farrell U C, et al. Sustained increases in atmospheric oxygen and marine productivity in the Neoproterozoic and Palaeozoic eras[J]. Nature Geoscience, 2024: 1-8.
  (九)玻璃钢纤维污染影响海洋生物,需加强相关管理规定
  玻璃钢是由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一种功能性新材料,其密度小,易成型,是建造中小型渔船的理想材料。然而,用玻璃钢材料制造的船只部件对海洋生物与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有限。英国布莱顿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在英国南部海岸船厂附近采集的牡蛎和贻贝样本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海洋生物体内存在大量玻璃钢纤维。研究表明,玻璃钢纤维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效应在冬季更为显著,这与船只维护活动频繁有关。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玻璃钢废弃物在海洋生物体内造成污染的现象,并指出滤食性双壳类动物由于其固定生活方式和广泛的滤食行为,会面临较高的玻璃钢污染风险。研究人员呼吁,需加强对玻璃钢废弃物管理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处理和回收方法,以减少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成果发表于《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文献来源:Ciocan C,Annels C, Fitzpatrick M,et al.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GRP) boats and the impact on coastal environment-Evidence of fibreglass ingestion by marine bivalves from natural population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4,472:134619.
  (十)海洋日益酸化,简化了珊瑚礁结构,对鱼类栖息的吸引力下降
  海洋酸化对珊瑚礁的影响正日益引起关注,但此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热应激引起的珊瑚白化现象上,对海洋酸化导致的珊瑚结构简化及其影响的研究较少。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海洋酸化对珊瑚的覆盖率不一定产生影响,但会简化珊瑚结构,使之不再形成复杂的分枝结构。研究人员进一步使用双重选择原位水族箱观察雀鲷鱼对珊瑚栖息地的选择,发现五种雀鲷鱼均偏好于栖息在具有复杂的分枝结构的珊瑚中,其中两种鱼的偏好现象更加明显。研究表明,海洋酸化可能会重组全球生态系统,导致关键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降低渔业生产力,并对许多海洋动物和植物产生负面生理影响。成果发表在《动物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文献来源:Priest J, Ferreira C M, Munday P L, et al. Out of shape: Ocean acidification simplifies coral reef architecture and reshuffles fish assemblages[J].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2024.00:1-11.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