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信息】海洋科技动态

发布时间:2021-10-22

 

  (一)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BRGM)发布2020年活动报告,支撑基础地质研究、地下水管理和能源转型

  2020年BRGM的工作聚焦于六个方向:(1)基础地质和基岩调查(通过比利牛斯山脉调查增进了对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演化的理解),(2)地下水管理(开发出新模型将更好地管理法国地下含水层并预测其变化),(3)地质灾害和土地规划(在马约特岛发现新的水下火山并评估潜在海啸影响、建设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土壤质量图、通过长期监测提出气候事件影响下的污染地管理方案),(4)矿产资源与循环经济(法国能源转型可行性研究),(5)能源转型与地下空间利用(开发出利用道路热量加速土壤再生的工具、调查基岩在碳封存储能方面的潜力),(6)数据服务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大学合作建立并共享增强型数据中心)。此外,2020年BRGM还引进了人力资源系统以提高人员管理效率,加强与公共机构合作以提升其社会开放性,推出开放式远程培训课程作为其地球科学数字化转型目标的举措之一。在传统地质矿产行业衰落背景下,BRGM于2018年开始实行转型,制定了2018—2022年发展计划,提出了20个目标125项行动,目前整体进度领先于既定目标。财政方面,BRGM在2019年背负880万欧元赤字之后,2020年整体实现了30万欧元净利润,显示出复苏趋势。

  (二)辉固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全球海洋科学数据平台

  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宣布设立“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2021—2030)”(简称“海洋十年”),旨在扭转海洋健康衰退趋势,并召集全球海洋利益相关方形成共同框架,以确保海洋科学能够为各国创造更好的条件,进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十年”是一项多方面倡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负责协调,辉固公司是该倡议的早期规划参与者之一。近日,辉固公司与IOC签署了合作协议,辉固公司提供专家协同制定海洋数据标准,建立海洋科学数据平台,使之成为共享、管理和传播海洋数据的全球性数字生态系统。

  (三)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爆发,西班牙海洋研究所(IEO)迅速行动,开展调查和监测

  拉帕尔马岛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中的一个火山岛屿,也是世界级生物保护区。自9月19日以来,此火山持续喷发,熔岩流从火山口向海岸线推进,科学家表示熔岩流到达海洋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并释放有毒气体云,破坏海洋环境。目前,西班牙气象部门正实时监测火山活动和熔岩流状态。IEO和西班牙地质矿产研究所(IGME,CSIC)已联合行动,在拉帕尔马岛及周边区域开展火山学和海洋学研究。IEO派出Ramon Margalef号研究船采集海床、海水、径流和生物样本,以评估火山熔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船将通过回声测深仪绘制附近海域超高分辨率地形图,识别表征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结构,分析海底地貌形态的变化,关注熔岩的气体排放情况和监测水下排放源。此前,IEO已持续多年对加那利群岛海域的海底火山活动进行监测,科学家希望借助此次拉帕尔马岛火山爆发获取更多数据,以改进火山预测和早期预警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小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

  (四)德国亥姆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领导海洋负排放技术试验,评估岩石风化与海洋碳封存的关联性

  欧盟资助项目“基于海洋的负排放技术(OceanNETs)”旨在探索大规模部署海洋负排放技术的可行性,确定一批最具潜力的部署方案,以最大程度发挥海洋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中的作用,帮助欧洲和全球实现《巴黎协定》确立的目标。近期,由GEOMAR领导协调,六个国家50名科学家参与的OceanNETs项目在亚热带大西洋加那利群岛进行试验。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安装在海水中的超大试管,向试管中添加矿物模拟岩石风化之后进入海洋的过程。据估计,每公斤矿物可结合半公斤二氧化碳带入海洋。科学家准备了九个试管,分别添加不同数量矿物来进行浓度梯度对比实验。该实验将提供加速风化的环境兼容性信息,量化风化产物对海洋酸化的影响。科学家计划将实验结果同亚寒带挪威近海生态系统对比,以更准确评估海洋碳封存的可行性及海洋酸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英国国家海洋中心(NOC)完成向东非地区传播海洋技术项目,将继续推广使用AUV

  西印度洋东非地区有超过1亿人口居住在距海岸 100 公里范围内,其中有超过100万人从事渔业相关工作。2017年,NOC开始了一个为期四年的合作项目“通过提高西印度洋生态系统研究能力实现可持续的海洋、生计和粮食安全”,旨在将最新的海洋科学与技术推广到东非不发达国家。目前该项目结束,NOC总结认为已尽可能利用东非的基础设置和研究人员,为他们提供设备和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并向落后团体传播海洋科学教育。但NOC也认识到需要在国家和区域层面进一步投资,或拓宽资金引入渠道,才能长久帮助落后地区利用技术开发海洋。因而,NOC表示会继续将海洋机器人(主要是AUV)引入坦桑尼亚以支持渔业发展。

  (六)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现,23000年前美洲已有人类活动,比原先估计提前了7000年

  早在1934年,美国就将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遗址列为美国国家保护区,2014年又认定为大型生命足迹遗址。除人类足迹外,白沙国家公园目前还发现有猛犸象、剑齿虎、恐狼和其他冰河时代动物足迹,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冰河时代化石足迹群。近期,USGS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在白沙国家公园的最新发现。研究人员获取了埋藏在多层沉积物中的人类脚印化石,对脚印化石上下地层的植物种子进行放射性碳测年和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年龄。结果表明,人类足迹至少可以追溯到23000年前的冰河时代最后一次冰高峰期。这是美洲已知最古老的人类足迹,极大地扩展了人类与冰河时代巨型动物共存的时间尺度(此前认为是16000年前),证实了在末次冰期古人类开辟由亚洲迁徙到美洲的路线之前,美洲大陆已有人类活动。

  (七)中大西洋岩浆省(CAMP)的岩浆-沉积物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甲烷通量,导致生物大灭绝

  CAMP是地史上最广泛的岩浆事件,它与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同步,但二者之间的潜在关系仍不明确。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采集了巴西北部亚马逊河口区域内CAMP浅层玄武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微米级流体包裹体中甲烷的含量和性质,推断CAMP玄武岩浆快速侵入浅层沉积盆地并造成了大范围和长时间的加热,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能释放了储存在沉积岩中的甲烷,且反应形成了新的甲烷。科学家估算,CAMP中约1.0×106km3的岩浆和沉积物相互作用产生和释放了约7.2×103Gt(7.2万亿吨)的甲烷,这可能导致三叠纪末全球升温4℃,造成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生物大灭绝。该研究近期发表于《自然·通讯》。

(广州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