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落在我们“海洋地质六号”飞机甲板上,这甲板原是为飞机而设,如今却成了这灰色精灵的歇脚处。第一次,它刚落定,便又飞走了;第二次亦是如此。直到第三次,它似乎终于断定此处并无危险,便长久地休息下来。
我本在散步,见此情形,便不敢再向前,生怕惊动了它。太阳恰被云层遮蔽,我便顺势停下,做些别的运动。这鸟儿颇小,翅膀也不甚长大,却竟能飞至大洋深处,与我等同在。莫非它也有什么"考察任务"?我蹲下身,偷偷观察它。它的头是平的,难怪有精神飞这么远;腿细而不长,倒与身体相得益彰。侧看时,活像只小鸭子,只是嘴与爪皆尖利,胸下羽毛雪白,余处皆灰,还镶着黑边。它不时用脚搔头,又忽而扭头回望,显是在警惕我的举动。而我则明目张胆地打量它,看它那可爱的动作。想来它是疲惫至极了,才"勉为其难"与我共享这方甲板。
太阳复出,我耐不住又开始走动,只在我在的一侧来回踱步,它则在彼端或动或静。我们便如此和谐共处,各自安好。忽然,我发现它矮了一截,蹲下一看,原来它也会蹲着休息。但不多时,它又站起,前后左右地巡视起来。
这小小的生灵,在这钢铁甲板上,竟显得如此自在。人们建造飞机,搭建甲板,本是为了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却不经意间也为其他生命提供了歇息之处。海鸟不问这甲板归谁所有,它只知此处可歇,便落了脚。而我们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正学着与万物共享这蔚蓝星球。
海鸟终将飞向远方,甲板依旧静立于此。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或许生命本就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每个过客都在书写自己独特的故事。当我们学会以敬畏之心看待每一个生命,以包容之态接纳每一次相遇,这世界便多了一份和谐,添了一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