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农历新年注定让人难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广州海洋局海洋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所朱砚梨,根据局、所领导疫情防控的指示,春节后第一时间到岗,坚守海洋地质调查一线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海洋地质工作者听党指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按时返程,敢做“逆行者”
年前朱砚梨就已接到年后工作的时间安排,因而他早早买好了返程高铁票。但受此次疫情影响,他家所在县城于1月26日就开始全面封锁,直至出发前一天,当地交通还没解封,高铁沿途上下车人员复杂,不利于疫情期间的自我保护,最终取消原计划的返程。
为了准时参加备航任务他计划购买近期的机票返回广州,面对父母对疫情的担心和难得一年一次的家人团聚,他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他明白,返回单位还要按照规定先自行隔离一周,这会继续耽搁一段时间,很多备航工作要做,必须早日回到单位宿舍自行隔离,这样才能确保备航工作不受到影响。最终,在征得所领导和局疫情防控办公室的同意,于2月6日顺利抵达广州,隔离期间按时向社区和单位汇报身体状况。
敢挑重担,新岗位的“老同志”
隔离期满后,朱砚梨接到了最新通知,年前安排的另一个和他一起参航的同事,由于工作安排被调至其它调查船,这次他要独自负责导航专业组工作。这是他第一次上“奋斗四号”船,船上的专业设备存放位置、运行状态、相关备件存放地点、设备线路布设等他都不熟悉。人员的不足和陌生的工作环境,给这位参加工作仅一年多的年轻人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他没有退缩,明白一切要靠自己,必须尽快搞清楚船上设备情况。
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有经验的前辈,确认并整理好需要带上船的设备和备件。上船后,他开始安装设备,从硬件到软件,连接线路,测试设备。“奋斗四号”前后备航仅有六天时间,他始终没有离开仪器房,不断摸索,不停调试。最终他看着调试好的设备终于正常运行了,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这次备航,既锻炼了他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在专业水平上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扬帆起航,一个有责任感的“海洋地质人”备航期间,他还积极参与调查部的备航工作,协助搬运航次生活必需品上船,在其他专业组有需要时主动帮忙搬运、安装设备,调试绞车等。本航次有很多新人,他负责培训新人值班,出航前几天,新上船人员有点不适应,他主动替晕船的新同事承担起值班任务,以便让晕船的同事早点调整好状态。朱砚梨就是这么一位敢于承担重任,关心同事的人,在年轻人当中起到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
(柴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