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矿业报:缔造经典,写就百年完美序章
写在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圆满结束之际

发布时间:2017-07-11

 

七月的南海,如蓝宝石一般深邃沉静。只因可燃冰这个诗意的名字,让动人心魄的火焰也显得清凉无限。

立足于建设与美国、加拿大等大国比肩的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沐风栉雨,铿锵前行,领跑世界,深海摘冰。

(一)

7月9日,燃烧了整整60天的可燃冰试采焰火缓缓熄灭。随着第一口试开采井的封井,我国首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落幕,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试开采成功国家,还在此期间一次又一次刷新了预期记录。

60是个不凡的数字,如果说60年是一个甲子的轮回,那么60天又会培养出怎样的情感?

60天里,试开采平台承受了点火初期的紧张压力,经历了台风“苗柏”的考验,每天都在延续着奇迹。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们用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识,延长了试开采的时间维度,让跳动的火焰,如希望之光,在风雨中长明。

60天里,试开采平台时刻在接受世界的注目和检视,一周、两周、一个月、42天,每一个节点都清晰可见。就如当下的中国,秉承着执着与坚定,在历史的记录簿上留下坦荡而坚实的足迹。

60天里,最振奋的是宣布试开采成功那一刻,群情激昂,举国欢腾。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成功发来贺电,赞誉其为“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将这次试采比喻为“打开一个可采千年的宝库”,开启了“通往地球深部的未来之门”。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6年,我国能源产品产量中,煤炭产量同比减少9.4%,原油同比减少6.9%,天然气同比增长2.2%。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能源格局将继续优化,可燃冰必将大有可为。

沧海燃冰,功出砺剑。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展望,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

本次试开采或许只是窥破了深海研究的冰山一角。火焰虽灭,情结难舍。60天的结束,将是新的序章。

(二)

《史记》中说:“穰苴兵法深矣,虽三代征伐,未能尽其大义。”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方能一统中华。任何创新都不是一次孤立的飞跃,中华民族的传承与万世基业,必然是随着经历而不断丰厚以至于嵌入血脉的积淀,必然有其深厚的历史逻辑与技术传承。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追溯地质调查百年历史,从未放弃对于海洋的探索。自1960年5月,地质部第一支海洋地质专业队伍成立,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发展已超过半个世纪。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在南海海域珠江口盆地开展油气资源调查,建立的地层层序一直沿用至今。

回首新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最牵动人心的,还是可燃冰。从1999年首次在我国海域发现,此后设专项、组团队、钻样品、建实验室,一次次不畏艰辛的勘测,一个个重大突破性进展,地质调查人以中国速度诠释着执着与忠诚。这其中有失落,也有惊喜,但对事业却不曾有过一丝怀疑。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说,“地质调查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地质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地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报效国家、服务人民,追求科学的进步与创新,我国地质调查事业的血统里永远具备这样朴实而优质的基因,因为责任,所以执着,因为使命,所以严苛。

2015年,在首都北京承办的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上,我国向世界宣布,将于2017年首次进行试开采,让五星红旗在南海可燃冰水域猎猎飘扬。在豪言和信心背后,是积淀了十数年的科学底气。

言必信,行必果。高瞻远瞩的战略需要行之有效的落实。自此,可燃冰试采筹备跨入更高的创新平台,实践之路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识,到可燃冰开采,时间一晃20年。当南海可燃冰火焰熊熊燃烧的时刻,全体地质人向第二个地质百年献上最完美的开篇。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技术必然产生于深耕细研的工作实践和永不妥协的恒心毅力。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曾经如此希冀的未来,皆已成为过往。而总结历史,既是为了传承精神,更是为了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希望、希望,遥看未来,风好正扬帆。

(三)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究竟是什么,让这一群人似奔腾的战马,从不回望,勇往直前。

这背后永远不倒的支撑是什么?是我们的祖国!地质人正以加倍的努力,铸就一个他们心中的中国梦。

向海洋进军!

所有的声音都在等待结果。“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李克强总理直接指示,“加大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力度,力争与先进国家同步起跑。”3年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上任之初,即在国家地质调查事业布局调整中,将“海洋地质调查”计划列入中国地质调查“九大计划”,以后几年财政投入逐年提高。在2016年底召开的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提出了以“向地球深部进军”为统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科技创新“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试采可燃冰,打赢深海进军攻坚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所有的准备已经箭在弦上。2015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了船舶建造合同。作为国有企业的集团船厂不敢懈怠,昼夜赶制。今年上半年,“海洋八号、九号、十号”3艘地质调查船分别在上海和广州如期下水,将我国海上地质调查船扩大到9艘,且各有所长。从一船皆无的新中国,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国外引进调查船,到“海洋六号”深海地质航次探访南极,再到形成九船探海新格局,我国为深度探测海洋时刻准备。为了支持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中集集团祭出了我国自主制造的“大国重器”——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首次投入工程作业。可以说,一切都是坚甲利兵。

所有的智慧凝为一体。为了比肩甚至超越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调系统设立的首批4名李四光学者中,可燃冰研究专家占据了3席,巨大的倾向极大地激发了海洋地质科学家的动力。随后,由丰富管理经验和技术基础的近百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试开采研究团队,直接接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领导。国土资源部顶层设计的全力支持,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在项目、资金方面的积极保障,中石油、北京大学、中集集团以及其他科研院所毫无保留的协助,技术管理双协作、集智集全求集成。

大时代下万事俱备,只欠我们努力一搏的东风。

海洋兼容并蓄、大气开放,这也成为海洋科研者共有的品质。浪花,最丰富人们的想象;波涛,最激发勇敢者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个地质人都更加明白,要真正实现“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实现建成海洋强国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试开采成功是一个宏大的载入史册的事件,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前景深远,我们相信,终究,会像踏步独行的剑客,在华山论剑之路上,一骑绝尘,将同行的人越落越远。

(四)

喧闹的试开采平台逐渐平静。而天高海阔、资源丰富的南海,更像一个沉睡的摇篮,孕育着再一次的相聚。

雄心勃勃的地质人并没有丝毫松懈,7月9日封井后,试开采团队将继续驻留南海,完成后续监测工作,选取参数进行下一步研究分析,以中国人特有的严格谨慎来回应外界对于环保、成果等方面的质疑,确保工程、环境双安全。

未来一切可期。

可燃冰小块头、大能量,短短数月,吸粉无数,堪称我国地质调查和能源战略打造出的一张名副其实的“金色名片”。

回顾近年传递出的地质调查金色名片,并不仅只可燃冰试采一个。几年来,伴随着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有“透明雄安”、“地球化学”、“岩溶环境”大科学计划,有“地质调查+”助力扶贫攻坚、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有立足长远的科技创新思路布局以及人才、信息、文化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领先……地质人的理想显然更为深远博大。正如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在地调百年纪念之时曾经感慨:“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倍感责任深重。” 当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融入科技创新的期许,又会创造出多少思绪云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科学发展是国家强大的助力和保障,我国地调科研在国家方针的指引下,一个更大的棋局正在徐徐展开。

这是地质调查创新最好的时代!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一幅描绘世界一流新型地调局的蓝图正在绘制。尽管道路艰辛,但我们义无反顾。站在新的起点,我们翘首以盼。我国地质调查开始以大国的胸怀、宏伟的计划、开放的格局,谋划一个前所未有的地质调查新时代。

浩瀚激荡的时代潮流让我们更加勇敢向前,风雨并不如梦,扬帆再踏征程。一切,或将如您所愿。

我国海域可燃冰勘查试采大事记

1998年12月,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为契机,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开始在南海寻找可燃冰。

2002年,我国批准设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正式拉开了我国大规模、多学科、多手段开展海域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的大幕。

2007年4月至6月,我国实施了南海水合物首次钻探,并在神狐海域钻获高甲烷含量的水合物实物样品。这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在海底钻获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从2011年开始,我国启动新的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专项。

2013年5月至9月,我国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实施水合物钻探,钻获了大量块状、脉状、分散状等多种类型的水合物样品。

2015年3月至5月,我国使用自主研制的“海马”号4500米级非载人遥控潜水器,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被命名为“海马冷泉”,随后通过大型重力活塞取样器直接在“海马冷泉”区海底浅表层采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凸显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今年3月开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今年5月10日试采点火,截至7月9日,试采实现60天连续产气,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