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稳步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8-07-19

 

第三届中国—东盟—CCOP海洋地学能力建设和减灾防灾研讨会暨技术培训班在广州举行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东盟-CCOP海洋地学能力建设和减灾防灾研讨会暨技术培训班在广州开幕。来自7个东盟国家CCOP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技术秘书处及日本的相关政府官员、技术专家中方代表共聚一堂就进一步提高科学预测、防灾减灾和海底能源资源评价能力,提升中国-东盟国家海洋地学合作水平展开交流探讨。

  自然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张陟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与广泛参与,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再次焕发无限生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东盟国家的海洋合作,专门设立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组织实施了“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与减灾防灾倡议”等项目,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平台已经成型,各项合作稳步推进,取得重要阶段成果。近年来,中国在海洋地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与东盟国家共同分享这些先进成果,通过深化合作,提升中国-东盟国家的海洋地学能力。

  会议主办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表示,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倡议”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具体实践。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专业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队伍,近年来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域油气与大洋矿产资源调查、海岸带环境与工程地质调查、灾害监测、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位处南海之滨,愿与东盟国家地学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享海洋地学技术与经验。

  中国和东盟成员国主要为海岸国家或海岛国家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均面临着海岸带地区承载压力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与挑战。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5年,中国政府批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的倡议”项目,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联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东盟国家相关地学机构等共同承担。

  项目实施三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先后签署5项国家间海洋地学合作协议,开展4次技术培训,为东盟国家培训技术人员110多人次,召开4次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东盟国家布设6流动地震台站,开展7次共同野外考察和1次海上联合调查,共享1批海洋地学数据,编制7幅区域性地图件完善3项天然地震资料应用技术,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呈现出良好的合作局面。

  本届会议为期5天,期间分别安排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等7个国家报告,以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学国际合作”、“中国区域地球物理编图与综合地球物理软件”、“滨海湿地调查与研究现状”、“ROV技术及其应用”、“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倡议项目进展”和“中国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最新进展”等6个特邀报告,围绕“海岸带环境评价与灾害监测“流动地震台站观测技术与深部构造研究”、“海陆地学编图”及“相关软件应用技术”等开展40个专题交流培训。此外,还安排宽频带地震仪现场演示与远程数据接收处理实操地震预报预警观摩学习火山地野外考察等议程。

自然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费玥,中国地质调查局马永正、李军出席研讨会开幕式。来自东盟国家、CCOP技术秘书处及日本的45名代表,以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0余名中方代表参加会议。

(薛俊辉)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