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知,广海局技术方法所副所长徐行教授级高工牵头申请的“南海深部构造热演化及其对南海形成演化的控制作用”喜获“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重点支持项目资助,资助经费300万元,研究起止时间为2015.01~2018.12。本项目依托单位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合作研究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这是以广海局为依托单位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本研究拟开展对南海海域的热流调查,并结合研究单位目前拥有覆盖南海的大量热流数据,获得南海全面和精细的热流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学科的最新资料和研究成果,建立岩石圈三维热结构和流变结构,并以此为约束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南海扩张过程中岩石圈热结构的演化,探讨岩石圈热结构对南海演化的控制作用。拟回答南海演化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南海裂谷过程中岩石圈破裂的动力学机制;中央次海盆是否存在洋脊跃迁、洋脊跃迁对南海扩张和火山影响作用和西南次海盆扩张模式等。本项目以地热学理论与方法为主线,综合多学科资料及研究成果,对南海岩石圈深部热结构研究采用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今”到“古”研究方法,海底热流调查、多种资料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项目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可为“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集成提供补充。
资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于2010年7月正式立项,这是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大型基础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实施年限为8年,总经费1.5亿元。该计划将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探测海盆,揭示南海的深海过程及其演变,再造边缘海的“生命史”,从而为边缘海的演变树立起系统研究的典范。其科学目标包括:通过重新测量南海洋壳磁异常、研究深海火山链,重新认识南海海底扩张及其前后的演变史;通过现代深海过程观测和深海沉积的分析,揭示南海底层流的变迁,验证海盆演化历史,以及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通过海底水文观测与各项分析,认识南海深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演变;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探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资源与环境效应。该计划的实施,将为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建设提供应用或试用的平台,促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队伍的壮大和成长。更多内容请大家关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网站(http://www.scs-dee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