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迎难而上――记海洋六号ROV光纤缆端制做

发布时间:2010-05-21

   我局ROV海试已经顺利的通过了验收。然而,遗留给方法所ROV室技术人员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自己去逐步消化、吸收并亟待解决。
  在海试过程中,就出现了光纤缆在靠近ROV本体部分扭伤的问题,对今后ROV的正常工作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保证ROV在今后下放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就必须重新制作ROV缆头,但是由于ROV缆是NEXAS公司的产品,不属于ROV厂家负责的范围,如何解决该问题,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请NEXANS公司不仅费用昂贵,时间长,而且还涉及到ROV本体上的连线问题,也需要再请ISE公司的工程师,费用无疑是天价了,而国内具有ROV缆端制作技术和经验的也屈指可数,如果不掌握ROV缆端的制作技术,今后的使用过程中难道每次出现同类问题都请外方工程师,将严重阻碍ROV系统的正常使用,方法所ROV室的技术人员决定由我们自己来制作ROV缆端。
  然而这项工作对ROV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之前只见过外方工程师做过一次,技术人员以前也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而且制作的缆头,一方面要保证能够承载超过6吨的ROV本体重量,这就要求缆端承重头的制作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纰漏,另一方面,缆端还需要连接ROV水下终端罐,需要3000V超高送电,以及多达12条光纤的光纤头研磨制作、连接和通信都不能有丝毫的出错。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ROV室的技术人员在室主任盛堰带领下,技术人员张锦炜,陈宗恒和受邀指导的ISE工程师金春梅,对ROV缆头进行了重新制作,如何制作承重头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切割了光纤缆并对光缆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清洗,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承重头终于制作完成。接着是如何解决高压电及光纤通信问题,这项工作也是重点和难点,细如发丝的12根光纤,要将其打磨的如镜子一样平,就让人发愁;不仅仅是需要时间,更是耐心的考验。12根光纤封装在一根直径只有0.3厘米的细钢管内,要去掉这跟细钢管同时又不能伤害那细如发丝的光纤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光纤的打磨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的是耐心。技术人员和后甲板人员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放弃了周末休息日连续工作,终于在5月17日完成了光纤头制作和高压线缆连接,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是对ROV室所有技术人员是一次挑战和学习的过程。
  接通高压电及光纤后,我们有对系统进行了全面调试,调试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最好方法,当看到高压通了、光纤通了,承载力试验正常了,所有参与制作的人员都十分高兴。
  方法所ROV室技术人员自己动手,成功的完成了高难度ROV光纤缆端的制作技术,为后续深海光纤缆的制作积累了不少经验,锻炼了队伍,我们只要迎难而上,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

 
(海洋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所 张锦炜)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