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海峡钻探,风雨兼程——记奋斗五号琼州海峡钻探

发布时间:2010-04-16

   一声长长的汽笛,打破了所有的宁静。在响亮的鞭炮声中我船“奋斗五号”载着广州局、船舶大队的期望扬帆起航了。圆满完成任务的信念时刻响彻在心间。我们深深的明白这一航次的琼州海峡钻探工程任重而道远。
  天气如预先所料,出珠江口风浪并不是很大。我船在做完“多波束”实验后,全速开往琼州海峡打钻作业点进行抛锚前的测风测流工作。在船长的带动下,大副、水手长将具体工作分工,做到一人一岗位的原则。并对业务不熟的同志进行了培训、学习。仔细检查仪器设备情况,以防绞锚机漏油、钢缆打结等情况发生……把抛锚打钻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一丝不苟。
  船长首先选择的是对三号孔位施工,由于我船没有辅助抛锚船亦没有首尾侧推装置,所以单抛作业锚这一项就十分困难。所幸船长根据天气预报的潮水、风流情况安排了周密的计划,根据事先的部署安排人员迅速就位。距四号锚位400米、300米、200米……越来越近,船长放低船速稳定船身,缓缓接近四号锚位点,在距锚位点5米时,船长一声令下“抛锚”后甲板立刻动作,紧接着后甲板报告四号锚下水。二号、一号、三号共四个工作锚也先后下水。但在抛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烦,比如当抛完四号、二号后出现钢缆拖底以至于长度不够的情况,船长灵活机动的采用了边刹边放的策略,完美攻克了这一难题。就是这样我们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四个作业锚的抛锚工作。时间却是用了两个小时之久是没有预料到的,船位定好后大家都非常疲惫了。船长看着大伙身上的黄油还有脸上的汗水笑了。
  船位定好后,接踵而来的是钻探队的下管,钻探等一系列工作。他们将外围套管一支接一支的下到水里直到海底60多米水深,然后伴随着钻机轰隆隆的响声开始第一米的海底取样。听见大家呼声“第一米上来了…”很快又要对样品进行取出、转移。作业中泥浆洒了他们一身,汗水、海水已经分不清了。不觉得心里轻轻的一震,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作业还在艰难的继续,深度也越来越深了。作业途中由于风浪很大,使得船移位。我们不得不频繁的收紧钢缆,固定船体。这也一度使我们焦头烂额。然而事在人为,在大家同心协力完成了第一个孔位的取样作业。接着又完成了三个孔位的取样,但是由于风浪大,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做完四个孔位却是花了一个月多的时间,已经是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计。
  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的海峡钻探工程,船舶大队陈庆南大队长冒着风浪亲临一线指导工作。陈队一到船上就开始询问船长船位情况,随后又到业务部了解作业进度,实地观察作业的环境和条件,和大家一起商量更好的应对方法。陈队的到来,大家心里暖洋洋的。默默的念叨着“一定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不负众望。”这股力量鼓舞着我们,在大风浪中坚持、坚持、再坚持……然而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在第五个孔位的作业中,风浪实在太大,船体将外围套管挤压弯曲致使折断,工作不得不搁停了。由于我船还有国家钻探任务,时间紧迫。经过综合研究决定我船起锚返航广州,然后执行地勘任务。
  结果虽不完美,但是欣慰的。高质量的完成4口井钻探任务,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取得优质样品,得到甲方高度评价。在回想起作业过程中的细枝末节我们都释怀了。在这片蓝色的海洋上,我们迎着破晓而出的阳光继续前行。

 

(局船舶大队 文:奋斗五号 龙春宇)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