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2日上午10:30,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宣布起航令后,中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缓缓离开广州长洲码头,起航赴太平洋、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第20航次任务。 本航次科学考察将以热液硫化物和生物资源探查为核心,在上一航次的基础上,对西南印度洋脊我国首次发现的活动热液喷口区开展深入的综合性调查,了解该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海底热液硫化物的分布,调查超慢速扩张脊微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分布,并在喷口区周边寻找新的热液异常;在环球航次发现的东太平洋海隆热液异常点和附近海域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验证热液异常并力争发现新的活动热液区,取得地质、生物样品和环境资料;开展合同区多金属结核资源详查,为圈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商业性开采的矿址任务服务;同时兼顾相关的科学与环境研究。这是我国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一五”规划的第三个航次。 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第20航次共分为6个航段,调查区域远及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海隆、西南太平洋的部分海域和西南印度洋等。 第20航次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航次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博士担任航次总首席科学家,担任航次第 一、二航段的首席科学家的是我局矿产所副所长何高文博士。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作为主要业务单位之一,将派出6名科技人员参加(矿产所何高文、朱克超、李振韶、邓希光、陈玄武、梁东红,区调所孙桂华博士为后备队员),何高文将担任第一、二航段的首席科学家。 22日上午,中国大洋协会在广州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国家海洋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交部、财政部、中国地 质调查局等国家综合部门和当地有关领导和来宾家属专程为“大洋一号”送行。何高文博士代表在欢送仪式上表示:竭尽全力,克尽职守,带领全体队员秉承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好航段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