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圆满完成胶东半岛野外地质考察

发布时间:2005-09-05
为了深入了解地质构造特征、油气赋存特点,更好地完成地质勘查专项任务,在局领导和金庆焕院士的大力支持下,以黄永样总工为团长、刘振湖和王嘹亮为副团长、矿产所相关科技人员为成员组成的广州局野外地质考察团一行12人于7月2日正式开始为期9天的胶东半岛之行。
    七月的胶东,骄阳似火,尽管气温在三面海风的吹拂下并不很高。
    九天的行程,考察团辗转跋涉数千里,从腹地到海滨、从城市到山村、从盆地到岛礁、从采石场到油田,足迹几乎遍及整个胶东半岛。在胶莱盆地,考察团共实地考察了五条地质剖面,包括莱阳莱阳组、青山组剖面、栖霞蓬莱群剖面、蓬莱—长岛蓬莱群剖面以及威海胶东群剖面,大致了解了盆地的形成、发展、主要沉积、构造特征及主力生烃层位,同时也观察到了一些重要的地质构造现象;在胜利油田,考察团通过参观其科技馆、岩心库结合油田科技人员对油区地质和实测井资料的介绍,了解了更多有关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尤其是东营凹陷的地质信息及油区有关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找油方向和钻探施工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新设备。
    九天的行程,考察团日日迎着朝阳、踏着露珠出发,按既定行程奔赴新的目的地,待完成一天的考察任务后,往往日已西斜、晚霞满天。虽很疲累,大家的兴致却一天比一天高,在大量活生生的地质现象面前,脑海中某些原本模糊、容易混淆的专业名词概念竟突然变得明朗、清晰。除认真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外,大家还不断提出相关问题向老师或前辈请教,获益匪浅。
    九天的行程,考察团全体成员时刻牢记自己是广州局的一份子,充分展示出广州局人不怕苦、不怕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黄永样总工虽然公务繁忙,却最大限度地挤出时间与全团一起实地考察,手把手地教年轻团员怎样正确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怎样进行野外露头素描,详细解答年轻团员提出的各种问题;矿产所白志琳所长尽管患重感冒,仍坚持晚上打点滴,白天与大家一道爬坡下坎,不肯错过任何观测内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的带领下,团员们不论专业分工、始终以强烈的求知欲、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此次考察中。在每个考察点,总能看见钟广见同志手握地质锤,腰挎相机、罗盘、放大镜冲在最前面,不管爬多高、下多深。在威海一处曾经有板块碰撞带重要证据之一—榴辉岩出露(现已被建筑残渣填埋)的海边,为了期望还能找到榴辉岩涉险下探。钟广见同志还兼管此行后勤,这是一项繁琐而难见成效的工作,他却以其特有的沉着、冷静、周到、细致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令大伙儿都很省心、也很感动。
此次野外考察,得到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胜利油田的鼎力协助,青岛所还派出陈国威、温珍河两位野外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专家给考察团做全程向导,给了考察团莫大的帮助。尤其是陈国威老前辈,年近七十,却老当益壮,其人品、学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令我辈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景仰。
    九天的行程结束了,虽然皮肤被晒得黝黑,收获却无疑是巨大的,这次考察实在是很及时、也太有必要了。虽然只有短短九天,但通过对胶莱盆地的考察,大家对盆地的基底、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可能的油气富集层位等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同时,胜利油田找油理论的创新与成功也给我们今后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图: 海洋矿产调查所 文: 王立飞)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