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学术交流会于2005年12月 20-21日在南岗基地功勋楼顺利举行。此次交流会受到各专业所及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 两天的会议共有43人提交论文并在会议上交流,交流的论文涉及到了我局生产、科研中的 各个方面,包括基础地质理论、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工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油气 与天然气水合物、电脑网络技术等等。不少论文有一定的创新性,在 国内相关领域应是走在前面的。如两篇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就在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地球化学与水合物相关的研究上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所作的工作在国内都是颇有深度的。
学术交流会由地科处主持,杨胜雄 总工任评委专家组组长,评委组成员包括局副总工、地科处领导、各所所长。在两天紧张 的交流中,评委们认真听取了每位作者的报告并提出了问题讨论,公正的评选出了一、二 、三等奖共13位优秀选手。杨胜雄总工在会后做了精彩的总结,在肯定我局此次学术会成 功举办的同时,也提出了今后应加大力度更充分地让广大技术人员有交流的平台,更深入 地加强我局内部的科研技术交流;杨总同时赞扬了与会交流的论文作者,并鼓励大家为进 一步提高我局的科研水平多做努力;杨总还表扬了充分重视此次交流会的专业所及一些所 领导,如矿产所、区调所、方法所,信息所所长、处理所副所长、方法所副所长、矿产所 副所长等都亲自提交论文进行交流;对举办此次交流会的一些不足,杨总也进行了仔细的 分析,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措施。会后,局将对 交流会上提交的优秀论文推荐发表,我局的内部刊物也将分期收入优秀的论文出版,同时,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将给予优秀论文频发奖状,以资鼓励。
学术交流会最后评选出了优秀的论 文及作者,一等奖获得者(2名):梁金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目标评价方法及应用)、 陆红锋(东沙东北海区浅层沉积物中的自生黄铁矿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二 等奖获得者(4名):彭学超(对南海北部陆架外缘—上陆坡海底沙波成因的不同认识) 、李文勇(北黄海盆地沉降史及构造演化特征)、徐华宁(地球物理方法与天然气水合物 存在的证据)、李学杰(应用遥感方法研究近几十年来珠江口的海岸线变迁及其环境效应 );三等奖获得者(7名):余平(水声通信监视系统在深海测量中的应用研究)、盛堰 (海洋地质班报数字化、智能化开发及其应用)、石要红(海底土体静力触探系统及试验 研究)、朱本铎(海底地貌单元分类及地貌图编绘方法 )、何高文(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贵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罗文造(地震采集优化观测系统计算机模拟与应用)、刘振湖(台湾海峡盆地油气地质条件与含油气系统研究)。
此次会议是我局近五年来举办的规 模最大和范围最广的学术交流会,虽然与会者都对局组织这样的会议表示感谢,但由于组 织的时间太短,会议交流的时间过紧,无疑对会议的充分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办 者将在此次交流会的组织形式、交流时间等问题上认真总结经验,把今后的交流会越办越好,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更好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局的科技创新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