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公益性地质工作扣紧特区海洋经济脉搏

发布时间:2004-04-23
《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继续向珠江口内伶仃岛以南推进。近日,承担这一项目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环境与工程地质调查所走访了与调查水域密切相关的珠海、深圳经济特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关部门,介绍项目情况,主动开展社会需求调查,力求项目成果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被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我国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并实施。该项目历时3年,调查工区为珠江三角洲近岸海域,即广东省广州、东莞、珠海、中山、深圳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近岸水域,20米水深线以浅的海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水域除外),总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今年的调查范围为珠江口内伶仃岛以南水域,调查面积约2500平方千米,按1:10万比例尺开展工区范围内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
    据项目负责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环境与工程地质调查所夏真高级工程师介绍:该项目将通过开展遥感、综合物探、地质取样、钻探、锥探、海流观测、海洋环境多参量测量和海水取样等调查,研究珠江三角洲近岸海域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物类型、浅地层结构与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海水化学特征(水污染),探讨重点区段海水动力条件及动力沉积作用,查明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预测地质环境变化,提出减灾防灾建议,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减灾防灾提供系统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珠江口为赤潮多发敏感区,海域环境比较严峻。对于该局开展的这一项目,当地有关部门非常欢迎,并表示积极予以配合。
    为了使公益性海洋地质工作紧紧围绕社会需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从1998年在大亚湾开展海洋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综合调查与评价开始,主动前往地方政府开展社会需求调查,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对海洋地质工作的需要,将海洋地质调查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调查取得成果后,该局又积极利用新闻媒介发布或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等方式向社会公开调查成果等,使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及时为社会所用。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