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走向深海大洋30:“海马”号试验性应用成功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5-06-25
 

  2015年6月18日晚,“海马”号ROV完成第六次下潜作业,成功回收甲板,为首次大洋应用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功并非偶然,它不仅凝聚了ROV项目组成员的智慧结晶和卓越努力,还凝聚了整个参试团队的通力协作和辛勤汗水。
   “‘海洋六号’是‘海马’号的母船,和向阳红9号是蛟龙号的母船一样,没有母船的支持,‘海马’号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海马”号ROV项目负责陶军给以“海洋六号”船舶保障团队给以很高的评价。 “海洋六号”作为我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配备有动力定位系统,具有优越的操作性能,硬件方面一流。“广海局能争取到‘海马’号这个863重大项目,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海洋六号’船!”每每提起“海洋六号”对于“海马”的支撑和意义,陶军总是滔滔不绝。
   “海洋六号”没有辜负“海马”号ROV项目组的期望,无论是“海马”号的试验也好,验收也罢,“海洋六号”总是能给项目组成员提供全方位、周到的船舶保障和后勤服务。经过连续四年的大洋考验和锤炼, “海洋六号”船员团队已经磨练成为一支理论扎实、业务水平高、经得起考验的队伍。
   “海马”号对海况要求较高,作业安全始终是船长最关心的事情。船长每天需要定时接收天气预报并加以分析、研判,为“海马”的下潜作业提供依据。同时还需要保证船上轮机和甲板两大部门的技术力量,做好船舶动力、驾驶值班和后勤服务等保障。
  机舱是船舶的心脏。每天轮机部的同志都要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管理、护养好机器,保证动力设备正常运行。6月11日前后,船上出现非常规跳电的情况,引起了ROV项目组的担忧。为了消除这一安全隐患,轮机长耿志爱带领电机员郑正大等人,组织故障排查小组,最终排除了故障,让项目组吃了定心丸。
  ROV下潜作业需要驾驶台的航行安全保障。驾驶台是船舶的指挥中心,掌控船舶的航行安全。值班驾驶员和值班水手组成的值班小组,保持正规瞭望,谨慎驾驶,本足以确保航行安全。但对于“海洋六号”科考船,这还远远不够。每一次ROV作业,需要启动动力定位系统(DP)设备,保持船舶位置不动,以配合“海马”号的安全收放和海底作业。驾驶员上船,船长都要对其进行操作培训,必须熟练操作DP系统的要领,熟练模拟操作后才能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才能独立进行操作。在“海马”号的收放作业期间,船长亲自监督,因为收放作业是最容易出事的环节,需要启动应急预案,做到万无一失。
  最后还得夸夸我们的后勤伙食服务。大洋航次人员几乎满配,后勤伙食服务的工作压力不小。为了让大家吃好吃饱,保证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中,厨房师傅们想尽办法,结合南北口味特点提高伙食质量。海上作业时间不确定,碰到设备回收或海底作业,厨房会专门留好饭菜,让大家工作拖延结束后还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正是有这么一支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船舶团队,为“海马”号的首次大洋试验性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海马”号的每一次“演出”都顺利、平安!船员兄弟们的辛勤付出和出色表现,无愧于“工人先锋号”这一光荣称号!
(海洋六号:蓝明华)


ROV收放期间,船长驾驶台指挥


三副操作DP系统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