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走向深海大洋118:海六群英诊多管

发布时间:2014-10-14

 
  多管取样成功率一直是海洋六号船科考人员在大洋科考作业中一个努力攻克的难题。当地时间10月11日下午,临近大洋32航次全部任务的尾声,后甲板作业值班人员传来消息:多管取样再次失败。首席科学家刘方兰要求,全面检查设备,分析原因,群策群力!
  下午17:00,首席科学家生产助理盛堰召集调查部的技术骨干一起,会诊多管取样,从作业区底质分析、多管设备本身以及收放作业方式等方面做了详细梳理。晚上19:00,技术骨干们再次来到了后甲板,利用作业的间隙,现场对多管取样器进行现场调试。这次加大了手术力度,拆开了活塞杆,去掉了可能阻碍插入的胶皮,增加配重,对逐根取样管调整了释放弹簧的松紧,大家一边讨论一边拿出工具进行调试,确保能够取得足够长度的样品。
  约莫1个小时后,多管取样设备调试完毕。万事俱备,只待到点作业。当地时间10月12日凌晨2:00左右,多管设备开始布放。首席们、技术骨干们熬夜等着取样结果。
  “多管快出水了!”伴随着敲门声,门外传来“老中医”吴诚强的声音。怕错过这次取样结果,记者特意请值班的科考队员吴诚强提醒自己,“老中医”是他的外号。
  当地时间凌晨4:00左右,多管取样平台出水,众人舒了一口气——8管取样筒里几乎全是沉积物。看这管里满满都是“泥”,大家脸上满满都是笑啊!。

(中国国土资源报 程秀娟)

 


现场会诊

 


拿出工具卸下设备上的活塞

 


取下活塞

 


拧紧螺丝

 


调试设备张力

 


满满都是“泥”

 


取样长度平均近40厘米

 


捧着沉甸甸的“果实”,科考队员乐开怀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