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海况变差不利于作业
“第32航次作业任务进入倒计时阶段。三天后海况会变差,不利于作业”,这是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记者从海洋六号船大洋32航次第3航段临时党委会扩大会议上了解到的。
目前,海洋六号船继续在东太平洋北纬10度附近作业,执行大洋32航次第3航段任务,原预计作业期8~10天,从当地时间10月3日持续至12日左右。截至10月8日下午,该航段任务只剩下最后4天左右工作量,科考任务执行完毕后不再靠其他码头直接返航回中国广州。
船长蓝明华每天通过网络下载天气预报信息,他介绍,目前在西太平洋北纬20度左右,一个巨大的台风正在形成,这是他出大洋这么多年来见过的最强的台风。日本气象台发出的台风警报,将这个19号台风“黄蜂”的强度级别定位“super strong”(超强)。预警显示,该台风中心气压900百帕,中心附近风力超过17级(达62米/秒),可掀起13米以上的风浪。
蓝明华演示了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大致行走路线,由西太平洋向右上方呈右抛物线行走,或消失在大陆,或在较高纬度的海洋变成温带气旋而消散。从能量集聚到最终消散,通常持续一周左右,甚至更长。本次台风暂时不会对海洋六号船作业造成不利影响,但返航前夕,需要密切关注西北太平洋的气象变化,提前做好规避灾害性天气的应急措施。
首席科学家刘方兰,首席科学家助理邓希光、盛堰、倪建宇等就剩余的科考任务的部署进行详细了讨论,对作业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刘方兰表示,这不仅是该航段的作业任务的冲刺,更是大洋32航次科考任务的冲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各就各位,立足岗位,确保安全,打好这场收官战。
(中国国土资源报 程秀娟)
船长蓝明华介绍天气情况,手指处为台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