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值班时接到大副的电话说,还有一个礼拜就要靠码头了,可以停造水机了。挂完电话,我的轻轻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本航段造水机完成了它的造水“使命”,可以休息一阵子了。而我这个设备负责人——外号“自来水厂长”,也不用整天查看造水机的工作状况了,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造水,也叫海水淡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的词语,其实它的英文(sea water desalt)直译过来容易明白些,是海水除盐。虽说船舶起航时会满载淡水,但是对于远洋的船来说远远不够,需要及时补充以供船上人员和机器的日常使用。航行中造水还可以提高船舶的稳性和经济性。目前船舶上实现造水的原理有真空沸腾和反渗透,“海洋六号”船采用的是后一种。
目前我船有两套造水机,2号造水机为随船产品,管路老化,造水量小;1号造水机是今年安装的新产品,管路为新材料,造水量为2号的两倍。而两套产品的核心部件—高压泵和渗透膜系统,都是从意大利或德国进口的,我国的厂家所能做到的就是把核心部件用管路等部件组装起来而已。另外核心部件还是不能维修的,不得不感叹外国的工业水平以及他们赚钱的智慧。
然而恰恰是国产的部分容易出问题。第一航段,2号造水机管路接头--卡箍频频爆裂,究其原因是管路安装时设计不合理,存在应力集中。改动管路无望,轮机部的同志都在商讨着解决的办法,因为这个航段在关岛不会补给淡水,压力是很大的。后来想到在卡箍两边使用盖板夹持的方法来吸收应力,高级工沈衍栋和壮男钟伟强就立即着手加工盖板。想到解决方法难,实施起来也不容易,先要找合适厚度的钢板,然后划线、切割、钻孔,其中最难的是中心大孔的加工了,要先动火切出个大致孔之后再使用锉刀慢慢修整,加工好两个盖板足足用了六七个钟头。令我们欣慰的是活没白干,把加工好的盖板装上造水机使用后效果很好,再也没有出现卡箍爆裂的情况。
这个航段使用的是2号造水机,也是问题不断。因为多数不锈钢(说实话对国产的不锈钢真是不敢恭维)管路里面充满浓盐水--盐分很高的海水,管路极易腐蚀而导致穿孔甚至断裂,水若滴在其它管路上继续腐蚀另一条。发现些许漏水就要及时处理,若是接头部分的话,拆下问题部分,解体、清洁、除锈、更换损坏部分,最后按原样组装并做好防护;难的是管路锈穿了要更换,旧管需先做标记,管路裁剪后攻螺纹,新做的管件跟原样比较,不得有丝毫偏差,连螺纹旋进去的深度都要充分考虑,因为有一点偏差管件就装不回去,就要重做管路了。而这样的情况却是“家常便饭”。
海上不缺海水,淡化水是海水转化而来的,但转化的过程确实不容易。制造一吨淡化水,我计算过,单是维护造水机运行需要的成本就是广州自来水价格的五倍还多,这还不包括这套几十万设备的折旧费。当有人在洗碗间忘记关水龙头时,我想对他说,那是我们轮机部兄弟们的汗水换来的,希望大家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孕育着我们,也赋予了我们善良和柔情。
(海洋六号 李宗超)
李宗超和机工在检修造水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