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科考作业,只要海况允许,都是不分白天和黑夜进行的,更不会因为雨天而停止,因此科考队员在甲板作业时,难免会遭遇雨淋之苦。近日天公不作美,大伙们正在后甲板干着活,雨就倾盆而下,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雨也分好几种,但结局是一样的。
如果是豆大的雨点,大家还来不及放下手中的活,眨眼间就湿透了。反正已经湿透了,穿上雨衣也于事无补,索性在雨里淋着,但海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老同志顶不住,不多久就感冒了,比如汤叔。春亮和猛男兄虽然连湿几次,但是身板结实,未见有何不适,年轻就是好啊。这应该算是一种粗暴的湿法。
如果是绵绵细雨,开始大家还不在意,也不愿因为一点毛毛雨就穿上那件闷热的黑雨衣,哪知时间一长,衣服就不知不觉中淋湿了,这就是温水煮青蛙,温柔的湿法。
这个航段,天气变化莫测,有时一天会下好几场雨,干活的同志也会被淋湿好几次,以至于搭上两三件工作服的储备,不禁让人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吾日三湿吾身。
眼疾手快的同志会在下雨时马上找一件雨衣披上,如果没来得及拉上拉链,会正面湿,背面干,叫“干湿”;如果拉上拉链,雨水会沿着安全帽顺着你的脖子,直达你的身体最干燥的部位,搞得心里痒痒的。虽然有了雨衣,却很少有人在后甲板脱了鞋换上雨裤,就是那种腰部有网格状像黑色丝袜一样材质的雨裤,很像流行的透视装。没有雨裤,上半身是保住了,可下半身却摆脱不了湿透的命运。
只有非常之人才会同时穿上雨衣和雨裤,外面再套上救生衣,把雨衣的帽子套在头上,再戴上安全帽,全副武装,比如我们的胡组长。如果你认为他有足够的毅力克服厚厚的工作服和密不透风的雨衣所带来的不适和闷热,呵呵,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已经连着三天湿身了,这场雨把他的最后一套工作服也淋湿了,那厚厚的雨衣和雨裤里面穿的是短袖和短裤,所以在后甲板干活却没穿工作服,视察工作的领导也被他厚厚的雨衣所迷惑,就像你上班时发现不了同事没穿内裤一样。组长很有智慧,但是也有一点不好,就是雨停了还得穿着湿热雨衣,不能脱啊,脱了就会露出破绽。
虽然衣服淋湿了,但总会晒干;虽然下雨了,但终将雨过天晴;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但大家一直努力想办法解决,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作为海洋地质工作者,我们总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克服点点滴滴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再大的艰难险阻也不会成为我们障碍。
时至今日,160天的慢慢航程也过去了大半,经历了近百天的磨砺,刚起航时那颗浮躁的心也变得更加坦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海洋六号 朱坤杰)

夜幕下科考队员冒雨回收设备——眼疾手快的穿上了雨衣
科考队员在冒雨进行设备下水前的准备——上身穿了雨衣下身却暴露在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