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号凌晨2点半,在机舱的轰鸣声中,轮机部的几位同志历经近7个钟头的挥汗如雨抢修后,终于完成了一台中央冷却器冷却海水管的抢修工作。
中央冷却器,顾名思义就是全船动力设备运行时用于冷却作用的大型冷却器。现海洋六号机舱有2台中央冷却器。船舶高速航行时,需要2台中央冷却器都启用才能满足高温机器设备的冷却。昨天下午4点机舱备车离港后,值班人员检查发现一台中央冷却器海水进口管法兰根部漏水,为了保证船舶港内航行的机动性,采取了临时包扎,直到出港定速航行后机舱马上联系驾驶台减速航行,停止该冷却器工作并组织抢修。
由于管路破损点非常隐蔽,很难就地焊补,为了保证焊补质量,要把半米粗一米多长的管路拆下来进行焊补。由于机舱的管路布置纵横交错,舱底空间狭小,拆管路是复杂的活,需要多位同志相互合作才能将管路拆下来,用他们的话说是:宁愿拆柴油机也不愿拆管路。但是机器出了故障,必须尽快抢修,以保证机器源源不断提供动力。随着老轨一声令下,几位抢修的同志立刻进行了分工:有的钻到舱底拆螺丝,有的趴在地板上固定螺栓的另一头(但无法用力),有的推动扳手加力,有的打电筒照明,展开抢修工作。机舱的太嘈,抢修的同志无法用言语进行沟通,只能靠手势和眼神进行交流,长期形成的默契,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能读懂,就这样在四位同志的协同努力下用了近两个钟头终于把破损的管路给拆了下来。
拆下管路后对管路其内部进行了打磨清洁,发现破损点周围的钢材都已经腐蚀的非常严重,严重的地方仅剩一两个毫米厚,直接焊补稍不留神就会焊穿,这简直就是医生给患者做“××膜”修补手术(借用某些黑诊所的医疗广告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保证“修补”准确无误,这么艰巨的任务只好交给了“临床经验丰富”的沈衍栋同志去完成。别看沈衍栋长得很粗,但干活却很细腻,每次轮机抢修,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这一次高难度的“修补”,沈衍栋不负众望,充分发挥自己的电焊特长,只见机修间内弧光飞溅,热火朝天,不到两个钟,就精补完成。接下来几个抢修的同志就按拆卸的相反顺序把修好的管路重新安装回去。打开阀门试验正常,无漏水现象,马上启动另外两台发电机并电后通知驾驶台加速赶赴工区。
在此次抢修工作中,轮机部的同志统一协调,全民动员,克服了机舱的高分贝噪音、高温、特别是检修空间狭小、检修设备腐蚀严重等困难,为船舶动力再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海洋六号 耿志爱)

沈衍栋在电焊作业

郑少雄,沈衍栋,王伟军,刘幸声在拆卸管路

吴俊亮在打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