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号科考船赴南海执行科考任务
没有鲜花,没有锣鼓。一声汽笛长鸣,“海洋六号”科考船又一次离开码头驶向南海。这已经是“海洋六号”今年以来,第四次赴南海执行国家海洋地质调查和科学试验任务了。
本航次科学试验项目的总指挥、我局总工程师杨胜雄在驾驶台眺望着繁忙的珠江航道,对记者说,珠江航道越来越繁忙,可是大海深处还有更多寂寞的处女地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杨胜雄说,我国走向深海大洋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指引下,在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海洋科考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在深海大洋国际海底区域已经拥有可优先开采的矿区达8.8万平方公里,并且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富钴结壳等三种海底资源勘探区的国家。杨胜雄特意指出,由于近年来国家提倡自主创新,我国海洋科学技术以及高科技装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为我们建设海洋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
“海洋六号”科考船自从2009年入列以来,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三次太平洋和十多次南海科考任务,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海洋六号”自去年底结束中国大洋科学考察29航次后,陆续开展了多项工作,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船舶修理、老旧设备的更换、新设备安装、国家科研项目海试及国家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任务。
今年二月到三月上旬,“海洋六号”科考船历时35天,完成了国家科研项目海试及国家地勘任务,包括海底摄像20个站位、多波束、浅剖等工作。并对甲板单元提升系统进行检修维护。三月下旬到四月初,继续开展国家科研项目的海试,和浅剖调查、多波束调查等国家地勘任务。其中,完成多波束测深2100公里,浅剖测量2160公里等工作。并为今年的大洋32航次科考做了设备的试航,包括长柱状地质取样、温盐深、多波束、浅剖、导航、ADCP、LADCP、气象、深海摄像等。
本航次海洋六号科考船驶往南海,将开展国家科研项目的试验。此次任务约需8天,衷心祝愿“海洋六号”执行的科学试验项目,能够带给全国人民一个惊喜。
一声汽笛鸣,千里快哉风。记者将跟随海洋六号,每天发来南海科考的最新进展。
(党委办公室:陈惠玲 科技日报:左朝胜)
专家们在参观试验有关设备
海洋六号4月15日赴南海执行科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