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海洋日专题|深海秘境:海底命名文化与海洋生物的交响曲

作者:刘丽强 发布时间:2024-06-07
  海洋,孕育了地球的生命,至今仍是数以万计种类型生物的乐园。海洋既见证了地球40亿年来的沧海桑田,也见证几千年来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海洋表面风光旖旎、气象万千,而海水覆盖下的海底世界更是充满神秘色彩。海底有高耸的海山、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还有地形平坦的深海平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海底地理实体。多数的海底地理实体已有名称,一部分就由我们以中国诗人或中国古诗来命名,如“李白海丘”以唐代诗人李白命名,“春江海山”取词于唐诗《春江花月夜》。在这些以中国文化命名的海底地理实体上,虽然黑暗幽深,但并非一片荒凉。这里生活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它们或色彩斑斓,或随海流摆动,在海洋深处共同谱写着文化与生命和谐共存的交响曲。
科技之光揭海底,命名之花初绽放
  人类对海底地形的认知,经历了“点—线—面”三个发展阶段,即最初从船上放绳子测量一点水深,再到后来发射声波测一条线水深,然后到应用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全覆盖海底测深。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海底的认知逐步清晰。1995年,我国引进两套多波束测深系统,分别安装在当时我国大洋科考主力调查船“大洋一号”和“海洋四号”,极大地提高了海底地形测量的精度,增强了水深数据获取能力,精确地发现了很多海山海丘。为了方便记录,人们当时用简单的编号如“一号海山”“二号海山”或者用字母代号如MA、MB、MC来命名海山。然而,随着海底地理实体的发现数量越来越多,以数字或字母命名的方式越来越容易产生混淆,且没有文化底蕴。于是,在船上科考的科学家们就开始琢磨用我国丰富的古诗词、唐宋诗人、历史上的科学家和航海家来命名新发现的地理实体了。
传统文化融深海,华夏雅称赋海底
  经过我国科学家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在渤海、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台湾以东海域等正式命名了700多个地理实体,且在遥远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海域也命名了200多个地理实体,成功地将中国古代名人和美好的古诗词铭刻在海底,有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后人不忘历史荣光,牢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
  无论在我国管辖海域还是国际海域,我国科学家命名的海底地理实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底地形巧妙结合的特别创作。它们不仅是地理上的标识,更是文化与地理相结合的完美融合。每个名字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我国古代故事、情感传说,或是对古代智慧的致敬,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现代诠释和传承。太平洋有两座相邻的平顶海山分别以“牛郎”“织女”命名(图1),它们以海谷相隔,就像牛郎、织女隔着银河在相望。西北印度洋中脊有以中国古代乐器命名的“排箫海山”,其形如排箫,在深海演奏着悠扬的中国古典音乐。
图1. 牛郎平顶海山与织女平顶海山
  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研团队在内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推进海底命名工作,不仅能提高我国在相关海域的话语权,也能展现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建设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一份力量。虽任重道远,我们对深海的探索永不止步,争取在广阔的大洋里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印记。
海底地貌轻触探,高清镜头映生灵
  目前,深海探测技术越来越先进,发现的海底地理实体越来越多,科学家都为其一一命名。而且,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马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在对这些海底地理实体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生命的新世界。通过ROV的高清镜头,众多过去不为人知的神秘深海生物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些我们原以为是寂静无声的漆黑深处,实际有着绚丽多彩的生命绿洲。
图2. “长发飘飘”的角海葵(拍摄水深约3400米)
图3. “毛茸茸”的多棘舟体海绵(拍摄水深1000米)
图4. 如向日葵般绽放的共正海葵(拍摄水深3200米)
图5. 八放珊瑚水螅体和美丽羽枝海百合(拍摄水深3300米)
结  语
  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优美的诗句如一曲悠扬的古风飘进了遥远的大洋底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海底旅游业会有所发展,我们的手机地图里,会增加海底路线图,那时候水下导游会告诉我们,下一站,带大家去“鸟巢海丘”转一圈,去看看生活在那里的神奇海底生物!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