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海洋地质十六号”船创新改造尾标灯

发布时间:2020-08-26

 

  近日,广州海洋局“海洋地质十六号”船调查部依托群众创新改造完成的新型尾标灯,成功应用于2020年第5航次多道地震调查作业任务。本航次主要开展近岸多道地震调查,工区抵近岸边,过往船只多,渔业活动频繁,对海上拖缆安全作业考验大,改造后的新型尾标灯通过地震电缆长期供电,具有信号稳定、亮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并且引入了AIS定位功能,可替换传统的尾标灯,有力保障了“海洋地质十六号”船全天候拖带电缆的作业安全。

  尾标灯安装于地震电缆尾部的尾标船,夜晚能以一定频率自动发出闪光信号,向周围过往船只标示所位置,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白天自动进入休眠模式。“海洋地质十六原使用进口ST-400B系列尾标灯,价格高昂,电池容量有限,每次正常连续工作时间20天左右,需定期更换电池,且原有的AIS定位仪续航时间只有不到7天,需要人工按压开关启动,不适用于海上连续作业航次中该型尾标灯曾因电池电量耗尽,导致夜间无法发光,影响夜间拖缆作业安全,调查人员只能回收电缆更换电池,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影响作业效率。

  针对这一难题,调查部集思广益,积极发挥群众创新能力,调查人员提出各种建议,比如利用太阳能发电,或从尾标电源转换模块联想到通过地震电缆供电的方法。最终,经过多方面对比,结合海上作业实际需求,决定采 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造方案,即设计制作一种紫外线感光的LED频闪灯,结合使用自启动AIS定位仪,分别从电缆尾标电源转换模块中引出两路12V电压进行供电,可在电缆加电情况下持续工作。调查部利用短暂的航次补给时间,购买材料模块迅速组装,完成了新型尾标灯的创新性改造。

  与进口尾标灯相比,改造后的新型尾标灯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实现了传统尾标灯的所有功能,创新性地将紫外线光感LED频闪灯和自启动AIS定位仪相结合,夜间亮度显著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通过地震电缆实现长期供电,不需要电池供电,可靠性增强,而且通过AIS定位仪实现全天候自发定位功能,适用于海上长期连续性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海洋地质十六号”船多道地震调查作业的应用效果来看,新型尾标灯发出的AIS信号可以通过驾驶台上的雷达及海图仪等终端成功获取,准确标示出所处的位置信息,而紫外线光感LED频闪灯亮度高、稳定性好,夜间作业时护航船可以轻易识别尾标船目标,有效避免海上碰撞发生,有效确保了全天候海上拖缆作业安全。

(黄建宇 周大森)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