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海洋局在国际知名海洋工程领域期刊《Ocean Engineering》(中科院二区TOP,IF:5.5)以“Evaluation of th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Method for Marine Subsurface Assessment under Ocean-Bottom Currents”(底流作用下水平-垂直谱比法评估海底浅地层性质的适用性研究)为题,揭示了基于海底地震观测的水平与垂直谱比(HVSR)的影响机制,不仅为海洋工程灾害评估与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高精度、抗干扰的海洋地质探测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海底浅层结构的长期稳定性评估对海洋工程安全至关重要,而HVSR评估法因经济便捷,其应用日益广泛。然而,海流对海底地震观测的影响长期以来缺乏系统评估,可能会造成HVSR评估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广州海洋局团队通过水槽实验与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海流对HVSR方法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在海底地震观测过程中,海流会显著放大低频(<1Hz)水平噪声,HVSR谱值最大可放大至8倍(流速0.5m/s时),导致探测厚度被高估,进而影响厚层沉积结构反演精度。经室内实验证实,HVSR最大振幅方向近似垂直于水流方向,忽略该方向性可能误判地质构造(如滑坡方向或断层走向)。另外,现场实验表明掩埋海底地震仪(OBS)在0.5-1Hz频段的HVSR值比暴露仪器低1.4-2.0倍,且能更清晰接收高频信号,提升浅层分辨率,方向性分析结果支持“最大振幅垂直流向”结论。
海底地震仪不同布放方式质点运动轨迹与频谱特征
论文第一作者为广州海洋局刘思青高级工程师,通讯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田兆阳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0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02461076)和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3A040243)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