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海洋局实验测试研究所陈芳科研团队在研究海域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冷泉系统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种腹足类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Provanna dongshaensis(东沙普凡螺)。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species of genus Provanna (Gastropoda, Abyssochrysoidea) from 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生物学期刊《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中科院二区)。
腹足类是冷泉化能自养生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除双壳类外),但目前冷泉尤其是古冷泉腹足类大量物种尚未被发现和描述。Provanna属是全球深海化能合成环境(热液、冷泉)特有的小型腹足动物。目前,该属已知有29种现生种和9种化石种,大多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如日本和美国东海岸。尽管研究海域北部的冷泉沉积物早在2004年就被发现,与冷泉化能自养生态系统相关的软体动物研究成果丰硕,但Provanna属的报道几乎是空白。
研究团队在目标海域GMGS02航次获取的含水合物钻孔沉积物中分离出多个Provanna属的化石标本。通过对壳体形态的详细描述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这些标本具有显著的角状层和强壮的轴肋和螺旋肋结构,与已知的Provanna属物种存在明显差异(图1)。此外,研究还发现这些化石仅与水合物源的冷泉自生碳酸盐岩共存,表明它们与古代冷泉活动密切相关,为典型的冷泉化能自养生物。
图1 Provanna属的全球分布图
研究正式描述、命名的Provanna dongshaensis,是研究海域北部首次报道的Provanna属化石种,成果发表后即被收录于世界海洋物种名录(WoRMS—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图2)。此次研究不仅扩展了Provanna属的地理和时间分布范围,丰富了世界冷泉腹足类生物的多样性,还为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的古环境重建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索南海北部的冷泉生物,以揭示更多关于深海软体动物多样性和演化的奥秘。
图2 WoRMS数据库收录截图
广州海洋局吴聪高级工程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陈芳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大连海洋大学的田莹副研究员、日本自然科学博物馆天野和孝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苏新教授,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344222)资助。
文章信息:Cong Wu, Fang Chen*, Ying Tian, Kazutaka Amano, Xin Su. 2025. A new species of genus Provanna (Gastropoda, Abyssochrysoidea) from 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01 (1): 45–54. DOI: 10.3897/zse.101.13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