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直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多学科、多功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正厅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国家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
一、进站条件
1、现已在站博士后和已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科研课题开发研究;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
4、定向、委培和在职人员以及现役军人需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2022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
专业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招收人数 |
数字地质 |
1.研究地质作用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建立地质过程的数字模型; 2.研究地质适合地质任务和地质数据特点分析方法,建立地质工作方法的数字模型。 |
若干 |
石油工程 |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工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模拟研究 |
|
海洋地球物理学 |
1.重磁测量技术研究,重点面向航空重力测量设备/系统、磁力测量设备/系统以及相应调查技术研究; 2.海底底质声学测量技术研究,重点面向海底底质原位测量、底质识别、声学反演等研究; 3.水体声信号传播模拟测试研究。 |
|
生物学 |
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红树林生态修复、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无人智能系统科学与技术软件控制开发。 |
|
2.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软硬件开发。 |
||
3.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研究方向。 |
||
4.软件工程。 |
||
动力工程及热物理 |
相变传递微观过程与机理、蒸发及冷凝换热、强化传热、高效传热管、热泵、制冷、节水节能新技术、电子元器件冷却、余热回收及梯级利用,数值模拟及CFD开发等领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机电芯片、高灵敏度传感器、数字孪生、智能电网分析、建模与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陈列信号等高技术领域研究。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 |
|
物理领域 |
生物物理、海洋物理、化学物理等领域研究。 |
说明: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三、在站待遇
1、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期间,视同局在职人员管理,享有局同等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编制职工标准享受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待遇;同时局每月补助1000元博士后工作津贴,按进站后给予1万元的安家补贴。
2、在站期间提供公寓一套,在站期间租金减免;
3、提供博士后科研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科研经费,配备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提供技术与图档资料等方面的支持。博士后工作站为博士后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并配备相应的科研工作助手和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出站后若留广州市南沙区工作,可以享受相应人才认定及安家补贴。详情参见:
四、申请程序
1、有意申请者,请向本站提交下列申请材料(各材料一式4份):
(1)《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博士后申请表》;
(2)《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研究生院学位办出具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证明;
(3)有效证件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已婚者提供结婚证、有子女者提供子女出生证、在国(境)外取得的博士学位人员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4)工作单位或博士学位培养单位出具的证明;
(5)两名本学科领域专家推荐信(含本人的博士生导师)。
2、工作站在收到博士个人申请材料后,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严格审核。对拟考虑接收者,采用考核、答辩等形式进行选拔,确定进站人选。
3、收到接收进站批复的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进站手续,无特殊情况不按时办理者,按自动退站处理。
五、联系方式
欲了解广州海洋局详细信息,敬请来电垂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1133号
联系人:许老师 唐老师
联系电话:020-28020756,28020752
![]() |
Copyright © 2015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