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i自然全媒体:科技领军人才之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李学杰

发布时间:2021-01-25

  李学杰,博士, 教授级高工(技术二级),长期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从事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现为海洋基础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客座教授。 

  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三梯队。负责和参加的项目有40多项,包括海洋区域地质、海洋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海洋油气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等,现正在进行的南部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工作被称为是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划时代的事情,正在编制出版系列成果图件和专著。 

  自1999年广州海洋局启动永暑礁幅1:100万海洋区调试点工作后,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获取了海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实测资料,于2015年完成了我国南部海域11个国际分幅调查,全面实现了我国南部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 

  2016年开始,以近20年调查数据和成果为基础开展“南部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研究”,编制了我国第一代基于实测数据的地质-地球物理图。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重新厘定了南海及周边各构造单元的边界和性质,系统刻画了板块边界断裂的立体结构和构造属性,并揭示了南海及周缘深部壳幔结构特征,创新性地提出南海成因的“弧后扩张—左旋剪切”演化模型,以区域构造格架为基础,将南海分为4个地层分区:南海北部、南海西部、南海海盆、南海南部。针对各区地层发育的差异性,首次建立全海域地层对比框架,实现了全南海海域地层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全海域新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第四系厚度图,揭示了南海新生代沉积演化格局。 

  首次利用海量实测地形数据编制了高精度地形、地貌图,系统分析和识别了47类三级地貌类型,新发现包括海底峡谷群、火山口、大型海谷、海山和深海扇在内的海底地貌单元36个。 

  对南部海域地理实体进行系统命名,245个命名成果已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应用并及时服务社会,强化了我国海洋管理,彰显了海洋权益。 

来源:i自然全媒体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