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矿业报:新时代·我为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团委“五四”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时间:2018-05-09

编者按: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寄语勉励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中,广大青年干部职工满怀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地质调查的实践中,生动地践行了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谱写了一曲曲活力激扬、砥砺奋进的新时代青春之歌。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团委适时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我为中国梦而奋斗”团员青年征文比赛。该活动受到了各单位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共收到109篇文章。经初选、复选和专家评议,评出了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10篇,同时对发展研究中心、广州海洋局、青岛海洋所、油气调查中心、环境监测院等5家单位团委授予优秀组织奖。本期从获奖征文中精选了6篇予以编发,敬请关注!

 

用青春谱写地质梦 敢为油气攻坚生力军

潘卫红 曹洁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作为青年人,我们是幸运的,肩负国家和人民的使命,见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作为地调青年,我们是不平凡的,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筑梦——中国梦激昂青春梦,青春梦谱写地质情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也许你会问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如今,国家正逐步迈向繁荣富强,地调事业也正开启崭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地质调查提供更为安全、可靠、持续的能源保障。局党组也梳理出了六个方面的新要求,细细看来,每一项都与我们所从事的油气调查事业息息相关,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一代的历史机遇吗?君不见,长江中下游页岩气、松辽盆地页岩油、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的科技攻坚激战正酣?君不见,支撑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服务“地质云”油气节点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恰逢沙场秋点兵,决胜攻坚回连营。只有把青春浇筑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的梦想之中,才不枉年轻一代对伟大祖国、对可爱人民的浓浓深情!

追梦——油气攻坚树标杆,升腾点火远扬帆

与各位老大哥单位相比,油气调查中心是小兄弟,如今刚满五岁。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心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实现了贵州遵义和湖北宜昌页岩气、新疆温宿油气等多项点火升腾取得重大突破,成绩得到国家领导的认可,也多次得到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领导的表扬,被誉为局的标杆单位。今年1月1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到油气调查中心调研,提出新的使命和更高要求,要求中心成为地调局油气调查战略规划的总地质师,解决关键油气问题的特种部队,组织实施油气科技攻坚战的指挥部。

按照钟局长指示精神,经过深入研究,油气调查中心提出“一部三中心”的总体工作定位,即建设成油气发展战略参谋部、油气地质理论创新中心、油气工程技术支撑中心、公益性油气资料服务中心。经验弥足珍贵,定位愈加清晰,目标就在前方,年轻的油气人,启航吧,去放飞我们的青春,去追逐我们的梦想!

圆梦——我为攻坚生力军,服务支撑排头兵

作为新一代油气地质人,我们恰逢伟大时代,地质工作正面临重大变革,生正逢时、机遇纷呈。目前,中国地调局经费保障有力、装备改善明显,一系列大投入、大手笔、大场面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绝佳舞台。尤其是一个个科技攻坚战陆续打响,“战时出英雄”,通过高智力、高科技、高强度的科技攻坚必将培养和锻造一大批年轻的业务和管理人才。

油气攻坚战从来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是要靠无数天野外、无数个日夜、无数次现场攻关奋斗的。在过去的一年,中心业务人员野外天数平均超过了100天,有的甚至将近300天,这是怎样的孤独,又是怎样的坚持?他们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他们是父母眼中一直没有长大的孩子,他们是家里娇柔的妻子和顶梁柱的丈夫。但在攻坚战中他们却是一顶一的排头兵,他们的青春融入了长江,写在了高原,洒在了戈壁,留在了每个攻坚战场。是的,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排头兵。因此,作为新一代攻坚生力军也要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战略突破、重大成果冲锋陷阵。

追梦地调燃青春,献身油气谱华章。

青春易逝,华章永驻。让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我们的“地调自信”,不畏曲折,努力拼搏,用顽强的追求与行动谱写出新时代油气调查事业的青春之歌!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

 

青春无悔航海梦

张力中

 

从小生活在草原上的我,对大海是向往的。因为热爱海洋,上大学时我选择了航海专业,2013年毕业后进入广海局工作,成为一名科考船员,从此便与海洋地质工作结缘。

党的十九大再一次吹响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作为一名年轻的科考船员,也许我不能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也许我不能为祖国强大浴血奋战,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本领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参与海洋科考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微薄之力。

海洋地质调查不同于陆地调查,它需要科考船作为平台来实现。而船员正是这一平台的驾驶者、运行者和维护者。目前,广海局拥有7艘科考船、200多名船员,其中80后、90后的年轻船员超过60%。在广海局,我们是船员,也是海洋科考队员,我们不仅要保障科考船的航行安全和正常运行,而且需要在工作中密切配合科考队员,完成调查任务。

海洋地质调查远离陆地,孤船奋战,航次时间长,不可预知的风险多,时刻考验着我们的应急能力和水平。在海洋科考中,机械故障、台风影响是司空见惯的事。遇到这些困难,我们从不退缩,而是沉着冷静、抓紧抢修、及时研判,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的难题。记得有一次,船舶推进器发生了故障,机舱里空间狭窄、温度高、噪音大,轮机部人员连续抢修好几天,顾不上吃饭,来不及睡觉,最终成功修复了故障,减少了设备不必要的损伤,也保证了科考的顺利进行。

由于常年累月在海洋科考的第一线,我们不能长时间陪伴家人。2017年大洋南极科考航次,6名平均年龄在26岁的年轻船员全程参与了232天的科考。在征求轮换意见时,他们说:我们年轻,能坚持!很有幸,我是其中的一员。在航次出发前,母亲跟我说:你放心去吧,家里不用管。看着母亲的目光,我心里是满满的酸楚。去年,我认识了我的女朋友。在认识的第13天,我便随海洋六号出海了,这一出就是200多天。好在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大,广海局积极改善科考船的生活环境和通信条件,船上通网络了,可以通过QQ、微信和家人联系。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女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和我一样的年轻科考船员有太多太多了,他们最终仍是选择为海洋事业去奋斗、去努力、去换取更美好的明天。

在海洋地质事业这个舞台上,年轻的船员茁壮成长。如今,广海局的年轻船员正逐渐成为海洋地质科考的骨干力量。我也从最初的水手成为现在独立当班的三副,从刚上船时的稚气青涩到如今的成熟稳重,从船舶适航特性的熟悉,再到助航设备仪器的操作,从海洋气象的预判评估,再到复杂环境作业方式的掌握,可以说5年的航海时光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一年又一年的海上征程,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海洋地质工作者为了家庭、为了祖国、为了梦想,选择了默默付出,不懈坚持。

作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海洋地质工作者能有幸在建设海洋强国浪潮中,让青春与国家使命紧密结合,为“中国梦”尽一份微薄之力,备感骄傲和自豪!

启航新征程,实现新作为。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我们有信心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全力打赢低碳清洁能源科技攻坚战。朋友们,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我们的青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

 

愿当深部地质调查的先锋兵

王增振

 

我曾经跟朋友说:“我愿当深部地质调查的先锋兵!”朋友问我:“为什么?”今天,我就来讲一讲。

那是2016年4月的一个深夜,我走出北大地学楼时,手机忽然亮了起来,一条信息映入眼帘:“王增振,根据笔试和面试情况,希望你在我们地科院深部中心工作。”看着这一行小字,我心头一震。

一个多月后,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思虑良久,我提笔在案头的笔记本上庄重地写下了四个字:正逢其时!毕业后,我来到了百万庄大街26号。当我走进这座低调的灰色大楼的时候,在心里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你就正式成为了深部地质调查的一个兵,你要当好这个兵!”

毕业两年来,我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深部地质调查。有方向、有平台、学有所用,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我相信,在新时代的红旗下,平凡的岗位也承担着不平凡的使命,平凡的地质小兵也能有不平凡的作为。今天,站在这里,我可以大声地告诉每一个人:我,愿当深部地质调查的一个兵!

愿当深部地质调查的一个兵!怎么当?千锤百炼成精兵!

地质调查工作十分辛苦!但我们不怕!记得2017年7月14日是我们野外工作队到达祁连山的第二天。为了采集重要样品,我们一行八人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祁连山上,负重徒步16千米,攀越高差800米。走出大山,所有队员都经受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是大家不但没有抱怨,反而相视一笑。为什么?因为样品采到了!我们相信:只有拿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精神,才能磨练出深部地质调查的精兵劲旅!

愿当深部地质调查的一个兵!什么兵?勇往直前先锋兵!

深部地质调查十分复杂。深部地壳结构的高精度探测、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赋存和运移规律、深部构造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利用等,都是“向地球深部进军”必须破解的重大科技问题。面对困难,固守成规无济于事,畏缩不前更不可取。作为青年地质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勇担使命、迎难而上,争当进军地球深部的先锋兵。要成为先锋兵,就要冲到地球深部探测的最前沿,直面问题、虚心求教,磨砺手中剑;就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谨慎调查、大胆开拓,发起攻坚战;就要以国家科技战略为导向,步步为营、锲而不舍,破解落实难!要当好先锋兵,就要清楚:使命在召唤,岗位有职责,立足在本职,关键要实干!我们相信,胜利的号角终将由勇敢的先锋兵来吹响!

愿当深部地质调查的先锋兵!如何冲锋?团结协作打造先锋队!

大树参入云天,得益于每一片树叶的共同努力;大江奔腾入海,汇聚了千万条涓涓细流的合力。向地球深部进军,是地球科学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制高点,是解决未来能源与资源问题的必经路。这项不平凡的宏事伟业,也需要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地质兵的共同努力!这两年的所见所闻使我明白,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完成深部地质调查的任何一环。我,愿当深部地质调查的先锋兵;与我志同道合的战友们同学师长,也甘当深部地质调查的先锋兵;在未来,还会有千千万万个青年才俊投身深部地质调查事业,成为地质先锋兵。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地质兵”的初心,只要我们肯吃苦、能实干、勤学习、敢开拓,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同心协力,哪怕山高水险,也能推动“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战车披荆斩棘、不断前行!

作为深部地质调查的先锋兵,我相信: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向地球深部进军,我们解决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必将不断增强!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正逢其时!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

 

忠诚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荆青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对资源、能源、环境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文就强调“要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此,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所从事的遥感监测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将忠诚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当整理全国矿产资源违法开采资料的时候,看着表格里成千上万条记录,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我知道,每一条记录的背后都是一处在我国大地上违法开采的矿山。也许是一个黑煤窑,也许是一艘采砂船,但也有可能是一座规模巨大、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非法矿山。由于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这些违法行为无不在肆意地盗取国家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干扰国家经济正常发展、造成部分矿种产能过剩,甚至影响到国家军事战略储备。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卫星遥感监测正是捕获这些违法行为的最有力的武器。我们的工作是以满足国家和自然资源部的矿政管理需求为目标,利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全国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矿山地质环境、环境恢复治理等调查,向自然资源部快速、准确、客观地提供信息。矿政执法机关按照我们提供的信息,以图管矿、以图治矿,精准打击违法开采和矿山环境破坏的行为。

我们的日常工作非常细致繁杂,技术人员常常夜以继日地扑在工作上。每解译出来一个图斑,都有一系列的工作量,需要对比几次影像、做几张记录表、跑几个野外点。工作累了,惰性来了,有时会想:那些特征不明显的,就把它忽略掉吧,这样就能少加点班。

但是当我们在野外真正看到违法开采的矿山门口排起长龙似的卡车一车一车地盗取国家资源时;当我们看到因非法违规开采而千疮百孔的山坡上遍布着能将人吞噬的地裂缝、塌陷坑时;当我们看到曾经肥沃的农田因采煤塌陷而积水深深,村庄房屋裂缝、垮塌,甚至淹没在积水中时;当我们看到矿山上排出来的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废水,以及那些骇人听闻的“傻子村”、“癌症村”时;当我们从媒体头条上看到因违法开采导致矿难,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失联、遇难,矿工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时,我们又怎么能有一丝丝的懈怠呢?正是遥感监测工作的神圣使命,让我们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份责任。

可以说,我们的工作量繁重,大家常常5+2、白加黑地忙碌。我记得有一年在提交成果的前夜,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项目组所有技术人员一直坚持到凌晨4点,这还是在连续加班1个月后最后的冲刺。我还记得有一次野外出队前两天,我得了急性胃痉挛,胃酸倒流灼烧食道,只能吃软烂的小米粥静养。然而野外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成果提交的时间不会因为生病而改变。于是,我背上小米、榨菜,带上户外野营锅,每天晚上煮上一天的小米粥。就是这样,在野外带队坚持了两周,我带回了128个验证点的详实资料。有的同志说了,这样加班加点,又不多拿一分钱,值得这么卖命干活吗?傻不傻呀?

可是当看到去年我们上报的违法点,今年已经恢复为农田的时候;当看到因为我们的持续监测,全国重点矿区每百平方千米的违法点逐渐从7.3处下降到0.5处的时候;当看到我们的调查成果被部领导在全国会议上官方发布的时候,内心升腾起的自豪与骄傲,不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奖赏与认可吗?当我们担起了这个责任,就会义不容辞地把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奉献到这个我们热爱的事业中来。

近5年来,部执法监察局、地质环境司每年都给局和航遥中心发来感谢信。2016年,根据我们的调查成果,部查处违法矿山5268处,罚款17104.1万元,没收违法所45238.32万元;吊销采矿许可证22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85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党政纪责任234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0人。局长也做出了“航遥中心精心支持服务部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给予表扬,望再接再厉,创建更大的业绩,取得更大的成效”的批示。

为进一步把握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适应地质调查战略性结构调整,我们将进一步增加调查的工作频次,使非法开采和环境破坏无地遁形。同时加强绿色矿山、自然资源保护区的监测力度,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还要将遥感监测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山、水、林、田、湖、草的全要素监测上来,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看着历年工作取得的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我切实感受到“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因为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洒遍了祖国大地,我们守住了岗位,也守住了责任。

朋友们,我们不是军人,无法扛起钢枪保家卫国,但我们可以通过一颗颗在60万米高空中翱翔的卫星和一双双遥感监测工作者明察秋毫的眼睛,凭着坚定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忠诚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不忘初心 走出地调工作转型发展的光明大道

佟 彬 房 浩

 

大家好!在开始我今天的演讲之前,我想请问青年朋友们两个问题,您还记得当初从事地质工作的初心吗?您的地质初心可曾动摇过?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初心。

我的地质初心始于2008年那场刻骨铭心的汶川地震。地震发生时,我虽身在大洋彼岸,但心却被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而强烈刺痛了,又被抗震救灾中那惊心动魄又感人至深的场面深深触动。从那一刻起,我坚定了初心,那就是——学成报国,为同胞寻找到一片安宁、祥和的“家园”。

2014年博士毕业后,我回到祖国,进入了地质环境监测院,光荣地成为数十万地质大军中的一名新兵。我们秉承着对地调事业的初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以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编制了一幅又一幅地质灾害防治图。当看到自己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当看到我们的工作能为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平安和快乐时,我们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成就感与幸福感!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振聋发聩、铿锵有力的号召,吹响了地质人冲锋的号角,指明了地质人奋斗的方向。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新的职能要求,不仅需要我们夯实优势领域,更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解决自然资源调查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种种问题,加快推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为我国自然资源权威数据的主要提供者、自然资源部职能业务的有力支撑者、地勘行业转型发展的示范引领者,这是我们每一个地质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随着机构调整与职能整合的逐步深入,环境监测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更加艰巨的重大挑战。

事非经过而不知难,发展从来都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作为环境监测院的普通一员,如何立足本职、面向发展、谋定而动,把个人成长与地调工作职能转型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单位所有,谋划单位所需,破解单位所困,坚决胜任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这是我们青年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照新的职能要求,如何发挥好环境监测院的传统优势,将积累了半个世纪的地下水监测数据、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基础挖掘好、继承好;将大量的水工环数据资料和信息化建设成果发挥好、利用好;将支撑灾区重建积累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实践经验总结好、发展好,这些问题既是新职能对监测院提出的新任务,更是青年人自我提高、建功立业,努力成为推动地调改革发展新生力量的重要机遇。

为了充分适应新的职能要求,坚决贯彻局党组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明确目标,巩固好地调工作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支撑定位,我们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加快转型工作方式。通过开展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找到生态环境的短板要素和制约发展的关键资源,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实现为发展而调查,为保护而调查;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查清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区域发展的潜力,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为优化发展方式而评价,为提升发展质量而评价;通过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理顺各类型、各层级规划的重叠与矛盾关系,为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新发展理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青年朋友们!

踏平波涛我们众志成城,致敬未来我们不忘初心。我们要坚信,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凭借着地质人敢闯敢干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与担当,将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与脱贫攻坚、生态保护、践行新发展理念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就一定能够守好地质初心,不负时代使命,走出一条地调工作转型发展的光明大道!一路向前,驶向壮丽航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接过前辈旗帜 我们砥砺前行

任淑珍 谢尚克 戴婕

 

上个世纪80年代,成都中心第一批油气调查的队伍首次进入羌塘。这支队伍除了极个别老专家外,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生命禁区,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他们连续4个月开展野外工作。

“谁向天崖图大业,丹心一片石油人”。30年如白驹过隙,当年的地质青年如今已是满鬓白发。2016年12月,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羌参1井开钻。此时,羌塘油气调查的接力棒早已传到我们青年一代手中,前辈们的言传身授,炼就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敢刚强的意志,使我们用实际行动扛起了羌塘油气事业的大旗。

记得有一次,项目负责人宋春彦和三名队友背着沉重的样品徒步穿越沼泽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静悄悄的空气里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当走出沼泽地的那一刻, 4个人齐刷刷地躺倒地上,仿佛瞬间获得了重生。在羌塘,我们的队员们几乎每天都在承受着这样的艰辛,当然也有收获的欢喜。羌参1井几次取岩心时,工程负责人王剑、谭富文、付修根研究员带着大家裹着厚厚的被子,围坐在井口,像是等待快要出生的孩子,默默守候着岩心出筒,一守就是一夜。

“一年一度又中秋,独旅羌塘事未休。不敢抬头偷望月,本来无事惹乡愁。”如果说高寒缺氧、伤病加身,我们的队员还能笑对,那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则是我们不愿提及的伤痛。我们可爱的地质青年,在儿子、丈夫、父亲的各种角色中,首先想到的是地质工作者的角色,并用心、用情执着热爱着这份事业。

地质调查就是科学探索的过程,探索必然面临着风险。过去挫折无数,未来亦不可知,是什么让我们羌塘人不忘初心,薪火相传,默默守候30年?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团结协作、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青藏精神”,这种精神让我们坚定信心、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不放弃一丝一毫的努力和尝试。

中国地质调查局正是由一个又一个像青藏油气项目这样的优秀团队组成,并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续写着新的辉煌。如今,自然资源部被赋予更多职能,我们的工作领域正在向山、水、林、田、湖、草全方位拓展。这里的舞台更加宽广、充满希望,青年人将大有可为。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春最大的魅力和感染力,在于其梦想和希望,及其生命中萌动着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亲爱的朋友们,新时代已来临,让我们在地质工作大舞台上,坚定理想和信念、涵养家国情怀,接过前辈旗帜,扛起地调责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开辟地质工作新局面,在新时代砥砺前行、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